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赠z6光上人草书歌注释

【一字千金】1.秦相吕不韦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书成,公布于咸阳城门,声言有能增删一字者,赏予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又汉刘安著《淮南子》,亦悬赏千金,征求士人意见。见汉桓谭《新论·本造》。后因以“一字千金”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梁太祖优待文士》:“古人酬文士,有‘一字千金’之语。”2.指书法作品的珍贵。唐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京剧《绒花记》第六场:“常言说的好,‘一字千金’,论着个儿教,那就多咧!”

醮词注释

【生人血】乳汁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乳汁》:“乳者化之信,故字从孚、化(省文)也。方家隐其名,谓之仙人酒、生人血、白硃砂,种种名色。”

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注释

【未必然】定如此。《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2.犹难道。表反问。川剧《乔老爷奇遇》第二场:“船开走了,未必然这棵柳树儿也开走了不成呀?”
【十三弦】坊用的筝均为十三根弦,因代指筝。宋张先《菩萨蛮·咏筝》词:“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江波緑。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宋张孝祥《菩萨蛮·赠筝妓》词:“琢成红玉纤纤指,十三弦上调《新水》。”参阅汉史游《急就篇》卷三“筝”颜师古注。

蜀中登第答李搏六韵注释

【碧油幢】1.青绿色的油布车帷。南齐时公主所用,唐以后御史及其他大臣多用之。《南齐书·舆服志》:“自輦以下,二宫御车,皆緑油幢,絳系络。御所乘,双栋。其公主则碧油幢云。”唐方干《上越州杨岩中丞》诗:“试把十年辛苦志,问津同拜碧油幢。”宋陆游《六月二十六日夜梦赴季长招饮》诗:“安得此欢真入眼,碧油幢拥主人翁。”明王世贞《戚大将军入帅禁旅枉驾草堂赋此赠别》诗:“细柳尚虚金锁甲,前茅时缓碧油幢。”2.青绿色的军帐。唐张仲素《塞下曲》:“猎马千行雁几双,燕然山下碧油幢。”亦省作“碧油”。唐杨巨源《和汴州令狐相公白菊》:“今来碧油下,知自白云乡。”宋曾巩《送叔延判官》诗:“君子从戎碧油下,緑髮清瞳笏袍整。”

谢银工注释

【悔不当初】当初不该这么做。唐刘商《胡笳十八拍》之八:“如今沦弃念故乡,悔不当初放林表。”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早知如此挂人心,悔不当初莫相识。”明唐寅《孝顺歌》:“恩多成怨,悔不当初莫识风流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他脸上露出悔不当初的神情。”汉

浙东筵上有寄注释

【落花时节】指暮春季节。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宋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词:“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清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射猎》词:“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忆吹簫。”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赠广利大师歌注释

【海北天南】形容距离很远。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之一:“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宋苏轼《次韵郭功甫》:“蚤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总是归。”贺敬之《桂林山水歌》:“红旗万梭织锦秀,海北天南一望收。”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骏马。《战国策·燕策一》:“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史记·匈奴列传》:“千里马,匈奴宝马也。”唐韩愈《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指远行之马。《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二六日》:“发闽中家书一封,编己字三号,由福州客商千里马带去。”3.比喻难得的人才。陈登科等《徐悲鸿》第二章二八:“徐悲鸿摆着手:‘不要恭维!我虽非伯乐,可白石先生真是千里马,决不能骈死于槽枥之中!’”黄虹坚《勇退》:“主任也半开玩笑地回答:‘哎呀,咱俩感觉一样,诸位伯乐帮帮忙找匹千里马替我拉拉车吧!’”4.草鞋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一·草鞋》:“﹝释名﹞草屨,屩,不借,千里马。”典

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斋赠威仪尊师兼见寄注释

【白云乡】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汉武帝)求白云乡也。”唐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诗:“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宋陈师道《再和寇十一》之二:“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赠李长史歌注释

【凤将雏】古曲名。三国魏应璩《百一诗》:“为作《陌上桑》,反言《凤将雏》。”宋苏轼《送宋构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诗:“帣鞲上寿白玉壶,公堂登歌《凤将雏》。”清黄遵宪《长子履端生》诗:“爱防牛折齿,惭咏《凤将雏》。”钱仲联笺注引《宋书·乐志》:“《凤将雏》歌者,旧曲也。”
【红芍药】1.词牌名。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宋王观有此词。2.曲牌名。属南吕调。明汤显祖《邯郸记》、清李渔《笠翁十种曲》、清洪昇《长生殿》等均有此曲。

偶书注释

【武陵源】1.晋陶潜《桃花源记》载:晋太元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见其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村人自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遂与外界隔绝。后渔人复寻其处,“迷不復得”。后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唐宋之问《宿清远峡山寺》诗:“寥寥隔尘事,何异武陵源。”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宋王安石《即事》诗之七:“归来向人説,疑是武陵源。”亦作“武陵滩”、“武陵川”。唐汪遵《东海》诗:“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唐皇甫冉《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诗:“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若览名山誌,仍闻《招隐》篇。”明唐顺之《广德道中》诗:“倘遇秦人应不识,只疑误入武陵川。”2.亦作“武陵溪”。东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迷不得返,饥食桃果,寻水得大溪,溪边遇仙女,并获款留。及出,已历七世,复往,不知何所。后成文人经常援引的典故。见《太平御览》卷四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唐王之涣《惆怅词》之十:“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多管为残花几片,悮刘晨迷入武陵源。”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有缘千里能相会,刘晨曾入武陵溪。”明汤显祖《牡丹亭·寻梦》:“为甚呵,玉真重遡武陵源?也则为水点花飞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