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朝退书怀注释

【富国安民】使国家富裕,人民生活安定。《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若大禹决江疏河以利天下,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童謡之言将有徵於此。诚愿以死効力。”《云笈七籤》卷一一二:“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术,下有强兵战胜之术。”

野寺注释

【百年歌】见“百年诗”。
【林处士】别称。宋梅尧臣有《对雪夜访林处士》诗。清邵长蘅《夜游孤山记》:“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

及第过堂日作注释

【阊阖门】古宫门名。《晋书·齐王冏传》:“乂叱左右促牵出,冏犹再顾,遂斩於閶闔门外。”《魏书·孝静帝纪》:“甲寅,閶闔门灾,龙见并州人家井中。”宋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词:“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歛兵卫閶闔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明李东阳《弘治庚戌三月十五日殿试读卷东阁次都宪屠公韵》:“閶闔门深紫殿春,先朝旧典一时新。”

惜春注释

【五更头】。唐顾况《洛阳早春》诗:“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元汤式《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揾香腮,直问到五更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五更头,做一梦,梦见相公,再娶王家小娘子。”

再思注释

【流金铄石】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王逸注:“鑠,销也;言东方有扶桑之木,十日并在其上,以次更行,其热酷烈,金石坚刚,皆为销释也。”前蜀杜光庭《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虽流金鑠石,汤德弥光,怀山襄陵,尧风益扇。”清陈梦雷《行路难》诗:“行人五月涉炎乡,流金鑠石汗浹裳。”亦省作“流鑠”。2.犹辉耀。谓发挥巨大的影响。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鉅人硕德閎言高论流鑠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甲子岁夏五月自长沙抵醴陵贵就深僻以便疏慵…聊寄知心注释

【支机石】传说为天上织女用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太平御览》卷八引南朝宋刘义庆《集林》:“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一说,其人为汉代张骞,谓骞奉命寻找河源,乘槎经月亮至天河,在月亮见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织女取支机石与骞。见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引南朝梁宗懍《荆楚岁时记》。唐宋之问《明河篇》:“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明何景明《七夕》诗:“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清赵翼《夜坐》诗:“浪説支机石,谁乘犯斗槎?”亦省作“支机”、“支石”。唐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诗:“空接灵臺下,方恧辨支机。”明陈汝元《金莲记·量移》:“知甚日菱花重照,知甚支石还投。”明张煌言《冰槎集引》:“昔之乘槎者,或为客星而犯斗牛,或入女宿而得支机。”

三月注释

【新愁旧恨】谓对现状和往事都感到烦恼和怨恨。极言愁恨之深。唐韩偓《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宋苏轼《四时词》之三:“新愁旧恨眉生緑,粉汗餘香在蘄竹。”林旭《虎丘道上》诗:“新愁旧恨相随续,举目真看麋鹿游。”郭沫若《漂流三部曲·炼狱》:“头茅峰上的石头已渐渐可以辨别了,新愁旧恨一时涌上心头。”

喜凉注释

【凤狂龙躁】烦躁,精神失常。唐韩偓《喜凉》诗:“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清金农《问颜大懋伦疾》诗:“海枯石烂愁仍在,凤狂龙躁转多病。”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偶成一篇注释

【桑落酒】古代美酒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河东郡﹞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採挹河流,酿成芳酎,悬食同枯枝之年,排於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唐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诗:“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元张可久《清江引·独酌》曲:“明月黄昏后,独醉一樽桑落酒。”清吴伟业《梅村》诗:“桑落酒香卢橘美,钓船斜繫草堂开。”
【火前茶】指寒食节禁火以前采制的新茶。唐韩偓《己巳年正月为闽相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诗:“数醆緑醅桑落酒,一甌香沫火前茶。”

洞庭玩月注释

【洞庭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面积2,82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湖中小山甚多,以君山最为著名。沿湖有岳阳楼等名胜古迹。明徐元《八义记·山神点化》:“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典
【水晶宫】见“水精宫”。

三月二十七日自抚州往南城县舟行见拂水蔷薇因有是作注释

【吴娃越艳】泛指江南美女。唐王勃《采莲赋》:“吴娃越艳,郑婉秦妍。”唐李白《经乱离后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宋孙光宪《河传》词之四:“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避地注释

【白面儿郎】犹言白面郎。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白面儿郎,学疏才不广,粗豪狂放。”参见“白面郎”。
【西山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后因以“西山爽”言人性格疏傲,不善奉迎。唐王维《送李太守赴上洛》诗:“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綺心。”亦省作“西爽”。宋李曾伯《避暑赋》:“拄西爽之笏,揖南熏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