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注释
【无肠公子】蟹的别名。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唐唐彦谦《蟹》诗:“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亦省作“无肠”。元耶律楚材《再用张敏之韵》:“一巵持竹叶,左手把无肠。”清查慎行《食蟹有感》诗:“无肠怜若辈,多足自能肥。”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无肠公子】蟹的别名。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唐唐彦谦《蟹》诗:“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亦省作“无肠”。元耶律楚材《再用张敏之韵》:“一巵持竹叶,左手把无肠。”清查慎行《食蟹有感》诗:“无肠怜若辈,多足自能肥。”
【万户千门】1.指众多人家。唐李德裕《长安秋夜》诗:“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宋王安石《次韵王胜之咏雪》:“万户千门车马稀,行人却返鸟林飞。”明刘基《楚妃叹》诗:“锦衾一夕梦行云,万户千门冷如水。”参见“千门万户”。2.形容屋宇深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花公主》:“转过墙屋,导至一处,叠阁重楼,万椽相接,曲折而行。觉万户千门,迥非人世。”漢
【辽东鹤】同“辽东隺”。指传说中的辽东人丁令威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於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隋卢思道《神仙篇》:“时见辽东鹤,屡听淮南鸡。”宋欧阳修《采桑子》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香奁艳语》:“衷情诉与辽东鹤,松柏西陵正可哀。”清曹寅《哭陈其年检讨》诗:“得似辽东隺,重来弔故丘。”《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千年若化辽东鹤,飞跃燕山恋帝居。”
【金琅珰】铃铎。即旧时悬挂于殿、塔四角或屋檐下的风铃。唐杜甫《大雪寺赞公房》诗之三:“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璫。”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宫室·檐马》:“按金琅璫,谓金鐸也。”2.喻指葡萄。唐唐彦谦《咏葡萄》:“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嚲金琅璫。”
【珊瑚钩】认为的一种瑞应之物。《孝经援神契》:“珊瑚鉤,瑞宝也,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则见。”《宋书·符瑞志下》:“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宋书·符瑞志》曰:‘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然不言其形状,盖自然之宝也。”2.用珊瑚所作的帐钩。唐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丰屋珊瑚鉤,麒麟织成罽。”清陈维崧《菩萨蛮·秘戏》词:“宝篆镇垂垂,珊瑚鉤响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萧詮诗曰‘珠帘半上珊瑚鉤’,则以珊瑚为鉤耳。”3.比喻文章书画华丽珍贵。唐杜甫《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仇兆鳌注引师尹曰:“珊瑚钩,言文章之可贵。”元虞集《题柯敬仲画》诗:“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
【金叵罗】酒器。《北齐书·祖珽传》:“神武宴寮属,于坐失金叵罗,竇泰令饮酒者皆脱帽,于珽髻上得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东坡诗:‘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按《北史》,祖珽盗神武金叵罗,盖酒器也。”清黄遵宪《元武湖歌》:“酒波光溢金叵罗,银鱸锦鸭甘芳多。”陈世宜《醉歌》:“手捧金叵罗,拾级趋山阿。”一说指饮酒用的金质吸管。《文学遗产》1982年第1期:“我认为,金叵罗应是饮酒用的金质吸管。东晋、十六国时期是有用吸管饮酒的习惯的……至今藏族同胞饮酒仍普遍使用吸管。因此,金叵罗应是这种形状的酒器。只有这种较细的管状物,祖珽才能把它像簪子一样插在髻上。”汉
【钓诗钓】戏称。唐唐彦谦《索虾》诗:“姑孰多紫虾,独有湖阳优……既名钓诗钓,又作鉤诗鉤。”
【钩诗钩】。唐唐彦谦《索虾》诗:“姑孰多紫虾,独有湖阳优。既名钓诗钓,又名鉤诗鉤。”
【千门万户】殿宇深广。《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2.形容人户众多。唐刘知几《史通·书志》:“千门万户,兆庶仰其威神。”宋晏殊《霓裳拂》词之二:“喜秋成,见千门万户乐昇平。”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賸将儿女染红裙。”朱德《新农村》诗:“千门万户喜朝暉,处处村头现紫微。”
【长绳系日】光。语本晋傅玄《九曲歌》:“岁莫景迈羣光絶,安得长绳繫白日!”唐赵牧《对酒》诗:“长绳繫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鬚。”宋李甲《过秦楼》词:“已蜨稀鶯散,便拟把长绳繫日无由。”亦作“长绳繫景”。《周书·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寧俟长绳繫景,寔不愿之。”
【莲花漏】的一种计时器。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初,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製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唐张乔《寄清越上人》诗:“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清孔尚任《桃花扇·眠香》:“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典
【夜合花】1.植物名。落叶灌木,叶椭圆形,至长圆形,先端尾状渐尖。花顶生,色白,极香。2.植物名。即合欢花。唐无名氏《杂词》:“捲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宋苏轼《过高邮寄孙君孚》诗:“可怜夜合花,春枝散红茸。”
【五老峰】江西省庐山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九迭屏为李白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朱熹讲学处。唐李白《登庐山五老峰》诗:“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遍歷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清赵翼《新春小集》诗:“一笑五老峰,突起樽俎地。”亦省作“五老”。唐李端《寄庐山真上人》诗:“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康有为《庐山谣》:“五老拄杖碧云中,子孙诸峰咸侍丛。”
【鸡黍约】东汉范式在他乡与其至友张劭约定,两年后当赴劭家相会。劭归告其母,请届时设酒食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劭谓式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式果至。二人对饮,尽欢而别。事见《后汉书·独行传·范式》。后以“鸡黍约”为友谊深长、聚会守信之典。唐唐彦谦《道中逢故人》诗:“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宋苏轼《送沉逵赴广南》诗:“君归赴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清吴蔚光《琐窗寒·暮秋》词:“待小春,开了山梅,重寻鸡黍约。”
【白茫茫】“白漭漭”。形容一片白色。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八:“三面宫城尽夹墻,苑中池水白茫茫。”元杨暹《西游记》第三出:“黑濛濛翠雾连山,白漭漭雪浪堆银。”《红楼梦》第一二○回:“贾政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巴金《家》一:“雪片愈落愈多,白茫茫地布满在天空中。”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