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夏州城楼注释
【六钧弓】谓强弓。唐罗隐《登夏州城楼》诗:“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杜如晦重孙,英烈超祖宗,开六钧弓,閲八阵法。”参见“六钧”。漢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六钧弓】谓强弓。唐罗隐《登夏州城楼》诗:“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杜如晦重孙,英烈超祖宗,开六钧弓,閲八阵法。”参见“六钧”。漢
【仲宣楼】阳县城楼,在今湖北省。汉王粲(字仲宣)于此楼作《登楼赋》,故称。后遂用为典故,借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仇兆鳌注:“朱鹤龄注引《荆州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一统志》:‘仲宣楼,在荆州,即当阳县城楼。’”宋陆游《秋思》诗:“霜露初侵季子裘,山川空赋仲宣楼。”康有为《京破后狱囚皆放闻徐子静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诗:“苦忆哀歌宋玉宅,何时把酒仲宣楼。”参见“仲宣”。汉
【文君酒】相如以琴挑逗富商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文君私奔,与相如在临邛卖酒。卓文君当垆,司马相如围一条犊鼻褌洗酒器。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文君酒”、“文君壚”为年轻女子当垆卖酒的典故。唐李百药《少年行》:“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簫。”宋陆游《寺前月夜醉中戏作》诗:“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文君壚。”
【蛮笺象管】高丽或蜀地所产的纸与象牙管的笔。泛指名贵的纸笔。五代刘兼《春宴河亭》诗:“蛮笺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乡。”亦作“蛮牋象管”。唐罗隐《清溪江令公宅》诗:“蛮牋象管夜深时,曾赋陈宫第一诗。”宋李彭老《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后》词:“蛮牋象管写新声,几番曾试琼壶觖。”
【风流人】指超凡脱俗而好风雅的人。《晋书·外戚传·王濛》:“简文帝之为会稽王也,尝与孙绰商略诸风流人,绰言曰:‘刘惔清蔚简令,王濛温润恬和。’”宋苏轼《和陶<饮酒>》之三:“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
【锦衣玉食】生活优裕。《魏书·常景传》:“夫如是,故綺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明史·陆崑传》:“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亦作“锦衣肉食”。明李东阳《生日邃庵太宰贶以长律用韵自述并答雅怀》:“锦衣肉食非吾乐,蘖操冰心岂自坚。”柯灵《香雪海·水流千里归大海》:“他在锦衣肉食中长大,经历过声色犬马的生涯。”汉
【探龙颔】举得第。亦以喻冒犯君威。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桂堂纵道探龙頷,兰省何曾驻鹤心。”章炳麟《箴新党论》:“汉官之视虏主,无以异於吾族帝王,乃欲昂首伸眉,上法先正,外饰直言之名,内有植党之志,真昔人所谓探龙頷、批逆鳞者。”参见“探驪得珠”。
【鸳鸯被】被。为夫妻共寝之用。《西京杂记》卷一:“鸳鸯被,鸳鸯襦,鸳鸯褥。”唐刘希夷《晚春》诗:“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牀。”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我把这鸳鸯被儿铺在牀上,我推吃酒去,他见这鸳鸯被自然知道了也。”亦省作“鸳被”。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同辛常伯作》诗:“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元商衟《风入松》套曲:“倦将鸳被舒,愁把黛眉蹙。”
【长绳系日】光。语本晋傅玄《九曲歌》:“岁莫景迈羣光絶,安得长绳繫白日!”唐赵牧《对酒》诗:“长绳繫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鬚。”宋李甲《过秦楼》词:“已蜨稀鶯散,便拟把长绳繫日无由。”亦作“长绳繫景”。《周书·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寧俟长绳繫景,寔不愿之。”
【鬼揶揄】友为桓温下属,未受重用,同僚中有被任为郡守者,桓温设宴欢送,罗友很迟才到会,桓问其故,友答道:“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於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见《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后因以“鬼揶揄”为仕途坎坷之典。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汉
【第一流】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復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唐许浑《早秋寄刘尚书》诗:“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更凭若个话前游,九十人中第一流。”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他们的作品,未必都是第一流的,未必都流传下来。”《新民晚报》1990.10.2:“它们以最美好的环境与场地、第一流的设备与服务竞相号召,终于又迎来了新一代的台球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