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诗品二十四则。自然注释

【俯拾即是】拾皆是”。俯身拾取,即得此物。言其多且易得。唐司空图《二十四时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鲁迅《准风月谈·滑稽例解》:“这些名文是俯拾即是的。”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我们这些暂时的‘杂文家’……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叶圣陶《倪焕之》三:“张开眼来就是材料,真所谓‘俯拾即是’。”《当代》1981年第3期:“这类事情太多了,俯拾皆是,你们怕是登不过来哟。”
【强得易贫】得容易失去。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三一:“如果内里并不充实,也想信口开河,提笔乱挥,取得‘自然’的美名,结果必然不成东西,徒然使自己后悔,供人家嘲笑,这便是‘强得易贫’了。”

诗品二十四则。委曲译文

我们相识有三年,日子如同做梦一般。如今你要去吴中故园,我有心打发黄狗随你身边。以便来来往往把相互的音信递传。如果到松江渡口时招呼渡船,不要惊动那里的白鹭双鸳,因为她们都是我旧时相识。有名的四桥我都看遍,足迹遍布那里的水水山山。如今我只能在五维的画中欣赏春天,常记王右丞的句,那些美丽的山山水水。我又穿上那件春天的衫,衫上还有小蛮作的针线,西湖的雨点,曾沾湿过这件衫。

诗品二十四则。雄浑注释

【返虚入浑】谓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返虚入浑,积健为雄。”郭绍虞集解:“浑,全也,浑成自然也。所谓真体内充,又堆砌不得,填实不得,板滞不得,所以必须復还空虚,才得入於混然之境。”2.谓人无知无识,浑浑噩噩。郭沫若《塔·阳春别》:“他们是返虚入浑,他们是等于‘无’--世界上就等于没有他们一样。”汉

冯燕歌(一作沈下贤诗)注释

【凤凰钗】一种贵重的金钗。钗头上饰以凤凰形。语本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石崇﹞使翔风调玉以付工人,为倒龙之珮,縈金为凤冠之钗,言刻玉为倒龙之势,铸金钗象凤皇之冠。”唐于濆《古宴曲》:“十户手胼胝,凤凰釵一隻。”南唐李建勋《春词》诗:“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釵。”宋乐史《绿珠传》:“刻玉为倒龙珮,縈金为凤凰釵。”
【临危不顾】谓遇到危难毫不顾惜生命。《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和、琇、抚皆抗节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赵善元定等传论》:“临危不顾,前哲所难。”唐司空图《冯燕歌》:“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亦作“临难不顾”。《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扬六军之大势,安城守之惧心,临难而不顾,毕志传命。”《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鋭,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
【行人情】间的礼节应酬等活动。《儒林外史》第二七回:“搬家那日,两边邻居都送着盒,归姑爷也来行人情,出分子。”《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你们行人情的行人情,认亲戚的认亲戚,女儿女婿,给开斋的开斋,这天算都有了吃儿了。”
【掷果潘郎】见“掷果潘安”。漢

寄薛起居注释

【破工夫】安排些或花费点时间。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若小姐不弃小生,此情一心者,你是必破工夫明夜早些来。”清洪昇《长生殿·絮阁》:“今日这翠鈿凤舄,莫説是梅亭旧日恩情好,就是六宫中新窈窕,娘娘呵,也只合佯装不晓,直恁破工夫多计较!”茅盾《动摇》九:“既然全是我的错误,你大可心安理得,何必破工夫说了那许多话呢?”亦作“破功夫”。徐铸成《杜月笙正传·恒社》:“我所以破功夫给这个小人物作这番相当详细的介绍,因为想乘机写出一段颇为‘珍’、‘奇’的故事。”

杂题二首注释

【海上方】因秦始皇、汉武帝均曾遣人赴海上求不死仙药,故称仙方为海上方。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我则要削除汉帝心头病,便是你医治姦邪海上方,不索商量。”《红楼梦》第八十回:“这老道士专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射利。”

歌者十二首注释

【玉树花】玉树后庭花》。唐胡曾《陈宫》诗:“不知即入宫中井,犹自听吹‘玉树花’。”明刘基《绝句漫兴》之二:“兔葵燕麦旧人家,曾唱南朝‘玉树花’。”参见“玉树后庭花”。汉
【五柳先生】晋陶潜的别号。潜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宋杨万里《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诗:“老夫老矣不归去,五柳先生应笑汝。”亦省称“五柳”。宋王安石《五柳》诗:“五柳柴桑宅,三杨白下亭。”清汪懋麟《独酌》诗之三:“吾爱五柳贤,独酌自成癖。”2.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唐雍陶《和孙明府怀旧山》诗:“五柳先生本在此,偶然为客落人间。”亦省称“五柳”。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不恋那三公华屋,且图个五柳婆娑。”明谢谠《四喜记·椿庭庆寿》:“五柳堂前启寿筵,白头严父散神仙。”汉
【招魂葬】不得其尸,用其生前所着衣冠,招其魂而葬。《晋书·袁瓌传》:“时东海王越尸既为石勒所焚,妃裴氏求招魂葬越,朝廷疑之。瓌与博士傅纯议,以为招魂葬是谓埋神,不可从也。”唐张籍《征妇怨》诗:“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白菊三首注释

【少年场】会的场所。《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北周庾信《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鬱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李光《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阻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注释

【凌烟阁】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画功臣像于凌烟阁之事最著名。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旧臣;出平乐之宫,实思贤傅。”唐刘肃《大唐新语·褒锡》:“贞观十七年,太宗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赵公长孙无忌、河间王孝恭、蔡公杜如晦、郑公魏徵、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郧公张亮、陈公侯君集、卢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渝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勣、胡公秦叔宝等二十四人於凌烟阁,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唐白居易《题酒瓮呈梦得》诗:“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水浒传》第五四回:“且教:功名未上凌烟阁,姓字先标聚义厅。”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不要取笑,日后画在凌烟阁上,倒有些神气的。”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十场:“不求图画凌烟阁,只为家邦致太平。”见“凌烟阁”。

戊午三月晦二首注释

【随风逐浪】1.奔波;颠沛。唐吴融《商人》诗:“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2.犹言随大流。郭沫若《虎符》第四幕:“人不沉着,就如像水上的浮萍,空中的败叶,是只好随风逐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