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二首注释
【连理枝】1.两树枝条相连。比喻恩爱的夫妇。隋江总《杂曲》之三:“合懽锦带鸳鸯鸟,同心綺袖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多因这蜗角虚名,赚得我连理枝分。”2.比喻关系亲密的人。清方文《送从子密之计偕》诗:“家园十载学同师,远近人称连理枝。”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连理枝】1.两树枝条相连。比喻恩爱的夫妇。隋江总《杂曲》之三:“合懽锦带鸳鸯鸟,同心綺袖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多因这蜗角虚名,赚得我连理枝分。”2.比喻关系亲密的人。清方文《送从子密之计偕》诗:“家园十载学同师,远近人称连理枝。”
【景阳钟】见“景阳鐘”。亦作“景阳钟”。南朝齐武帝以宫深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宫人闻钟声,早起装饰。后人称之为“景阳鐘”。唐李贺《画江潭苑》诗之四:“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宋贺铸《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说唐》第二九回:“咬金道:‘……王兄,你可为孤家去金州取景阳鐘。’”参阅《南齐书·皇后传·武穆裴皇后》。
【夜明帘】间能发光的帘。《采兰杂志》:“张説於元宵召诸姬共宴,苦于无月,夫人以鷄林夜明帘悬之,炳於白日,夜半月出,惟説宅无光,帘夺之也。”唐皮日休《古宫词》之三:“梁间燕不睡,应怪夜明帘。”
【青玉案】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刘良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李善注。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2.借指回赠之物。唐刘复《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唐皮日休《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3.泛指古诗。唐杜甫《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仇兆鳌注:“青玉案,谓古诗。”宋叶适《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明刘兑《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4.词牌名。名本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宋贺铸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汉
【赤霜袍】传说中神仙穿的长袍。《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引南朝梁陶弘景《真诰》:“上元夫人服赤霜袍,披青毛锦。”唐耿湋《朝下寄韩舍人》诗:“瑞气迥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明屠隆《綵毫记·仙宫列奏》:“天香浮动赤霜袍,一派仙音宝座遥。”
【文籍先生】悉文献典籍的人。《晋书·王沉传》:“时魏高贵乡公好学有文才,引沉及裴秀数於东堂讲讌属文,号沉为文籍先生,秀为儒林丈人。”宋司马光《夏日过陈秀才园林》诗:“到门下马问主人,文籍先生其姓陈。”
【青精饭】的乌米饭。相传首为道家太极真人所制,服之延年。后佛教徒亦多于阴历四月八日造此饭以供佛。唐杜甫《赠李白》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上:“青精饭,首以此重穀也。按《本草》:南烛木,今名黑饭草,又名旱莲草,即青精也。采枝、叶,捣叶,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乾,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久服,延年益颜。”谢无量《西湖旅兴怀伯兄五十韵》:“野寺青精饭,江湖白打钱。”
【五羊城】的别名。相传古代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此,故称。见《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一·广州》引《续南越志》。唐黄滔《寄南海黄尚书》诗:“五羊城下驻行车,此事如今八载餘。”宋钱易《南部新书》庚“吴脩为广州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穀而来。今州厅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故广南谓之五羊城。”清赵天锡《三元里》诗:“五羊城北三元里,杀贼更番胆愈豪。”亦省作“五羊”。唐郑熊《番禺杂记》:“广州昔有五仙骑羊而至,遂名五羊。”白炎《游仙》诗之四:“猎猎天风下五羊,罗浮归路月昏黄。”一说战国时此地属楚,南海人高固任楚相,有五羊衔穀穗聚其庭,以为祥瑞,因以为地名。参阅晋顾微《广州记》。汉
春水清澈透明见底,花含苞欲放,枝条嫩展,意中人在百尺楼尽目远望,不知道人在不在楼中?我想像者伊人在熏风和煦之时,乘一叶精美的凫舟,荡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与涟涟绿水相融;多么渴望在春风吹拂中与佳人在柳下做双陆游戏,那该多么惬意呀!假如把东风请来,把自己深深恋情洗涤得更清纯,使它比酒还醇香,比酒更浓酽。
【蟾蜍魄】月色;月光。清方文《中秋日张东图见枉小饮有作》诗:“相将延颈蟾蜍魄,何以充庖莱菔根。”参见“蟾蜍”。
【十二筒】十二种竹制的律管。筒,竹管。《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於嶰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鐘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高诱注:“六律六吕各有管,故曰十二筒。”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自嶰谷,起遗风,定雌雄,十二筒,律应黄鐘。”
【君卿唇舌】亦作“君卿唇舌”。亦作“君卿喉舌”。亦作“君卿舌”。《汉书·游侠传·楼护》:“楼护字君卿……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脣舌。’”后因用为善于辞令之典。宋吕本中《紫微诗话》:“﹝范元实﹞尝有诗云:‘夷甫雌黄须倚阁,君卿唇舌要施行。’”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草屈子云《玄》,谈卷君卿舌。”清吴伟业《楚两生行》:“一生拄颊高谈妙,君卿唇舌淳于笑。”唇,一本作“喉”。
【黄篾楼】舫与楼船的合称。后泛指有楼的客船。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新夏东郊闲泛》:“碧莎裳下携诗草,黄篾楼中挂酒篘。”明杨基《和谢雪坡钱塘见寄》:“黄篾楼高春梦破,緑罗衣薄暮寒生。”参见“黄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