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同游北禅院注释
【莲花漏】的一种计时器。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初,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製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唐张乔《寄清越上人》诗:“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清孔尚任《桃花扇·眠香》:“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典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莲花漏】的一种计时器。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初,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製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唐张乔《寄清越上人》诗:“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清孔尚任《桃花扇·眠香》:“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典
【一星星】一件件;一点点。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怎得箇人来,一星星説与,教他知道。”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一星星告与父母,好共歹从他窨约。”田汉《关汉卿》第二场:“可是今天在街上眼睁睁看见一群吃人血的家伙把一个无辜的女子拉到法场去杀头。我却想不出一星星办法。”
【渔阳掺】即《渔阳参挝》。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唐李商隐《听鼓》诗:“欲问《渔阳掺》,时无禰正平。”参见“渔阳参挝”。
【缩项鳊】颈鯿”。亦称“缩头鯿”。鱼名。以肥美著名。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鯿。”唐杜甫《解闷》诗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鯿。”仇兆鳌注:“习凿齿《襄阳耆旧传》云:‘峴山下汉水中出鯿鱼,味极肥而美,襄阳人採捕,遂以槎断水,因谓之槎头缩项鯿。’”宋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所居·退圃》诗:“百丈休牵上瀨船,一钩归钓缩头鯿。”周宗泽《久不得恬阶君盘养泉子静竞生消息赋此分寄》诗:“何当沽酒襄江上,好钓槎头缩项鯿。”
【丹霄路】去京都的路。唐刘长卿《送沉少府之任淮南》诗:“相期丹霄路,遥听清风颂。”唐皮日休《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庆寺》诗:“丹霄路上歇征轮,胜地偷閒一日身。”
【煮白石】旧传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晋葛洪《神仙传·白石先生》:“﹝白石先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亦省作“煮石”。南朝梁庾肩吾《东宫玉帐山铭》:“煮石初烂,烧丹欲成。”元方回《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中野履霜寧怨命,通宵煮石且随缘。”
【醉醺醺】亦作“醉熏熏”。亦作“醉薰薰”。半醉貌。汉张衡《东京赋》:“君臣欢康,具醉熏熏。”三国魏嵇康《家诫》:“见醉薰薰便止,慎不当至困醉,不能自裁也。”唐岑参《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诗:“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元曾瑞《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曹禺《雷雨》第一幕:“坐着汽车,醉醺醺,直对你说胡话的那位是谁呀?”
【神仙窟】见“神仙窟”。神仙居外。亦用以比喻隐居处或逍遥自在的住所。唐樊夫人《答裴航》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唐皮日休《鲁望示广文先生吴门二章次韵属和》之二:“能諳肉芝样,解讲隐书文,终古神仙窟,穷年麋鹿羣。”亦作“神僊窟”。元柯丹丘《荆钗记·参相》:“人人道是玉桥边开着两房慷慨孟尝门,凤城中盖着一所异样神僊窟。”漢
【乌纳裘】古时道士的一种袍服。唐皮日休《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二:“不知何事迎新岁,乌纳裘中一觉眠。”原注:“乌纳裘出《王筠集》。”
画角在寒风中悲鸣,《单于》曲调一声声落在谯门,我们的马车匆匆赶路投宿,来到这弥漫着飞雪的小孤村。酒市里的灯火渐渐稀少,只有枯叶乱纷纷,敲打着窗门。空中传来惊雁的哀鸣,从那凄戾的叫声中,可以想象它们刚刚离开迷蒙的水面,正在迅疾地穿过寒云。依旧是半暗半明的淡月,到如今,这一切景物却令我落魄伤魂。梦想着返回故园,那里的梅花该多少艳明。那位穿着绿罗裙的佳人,恐怕早已为我容颜瘦损。试问那一树树暗香疏影,是否也在相思,万点红花是否都变作了泪痕。料想那位美人一定紧锁双眉,满腔幽怨悲恨,独倚画屏苦挨着黄昏。
① 风悲画角:寒风中传来号角悲凉的声音。②《单(chán)于》、三弄落谯门:城楼上反复吹奏着《单于》曲。② 侵侵(qīn):马飞跑的样子。③ 嘹唳(lì):高空鸟鸣声。④ 故国《梅花》归梦:《梅花》曲引起思归的梦想。⑤ 愁损绿罗裙:想起家里的爱人便愁坏了。绿罗裙,指穿绿罗裙的人。
【千门万户】殿宇深广。《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2.形容人户众多。唐刘知几《史通·书志》:“千门万户,兆庶仰其威神。”宋晏殊《霓裳拂》词之二:“喜秋成,见千门万户乐昇平。”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賸将儿女染红裙。”朱德《新农村》诗:“千门万户喜朝暉,处处村头现紫微。”
【天津桥】古浮桥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隋炀帝大业元年迁都,以洛水贯都,有天汉津梁的气象,因建此桥,名曰天津。隋末为李密烧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金以后废圮。唐白居易《和友人洛中春感》诗:“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人?”
【云母竹】竹名。相传安徽省凤阳县南有云母山,山上有云母石,产大竹。竹皮色与云母石相似,因名。《初学记》卷二八引晋郭义恭《广志》:“云母竹,大竹也。”唐皮日休《洛中寒食》诗之二:“洛水万年云母竹,汉陵千载野棠花。”元李衎《竹谱详录·竹品谱·云母竹》:“云母竹,簜竹之巨者也。《濠梁图经》曰:出钟离南四十里云母山。山有云母石,竹皮之色似之,因以为名。”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云母竹一节可为船。”
【凤尾诏】指诏书。唐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君批凤尾詔,我住虎头巖。”宋苏轼《用前韵再和霍大夫》:“行看凤尾詔,却下虎头州。”王十朋集注引《纪闻谭》:“晋元帝践祚,凡诸侯笺奏,批之曰言诺,而草书若字之尾如凤形,故谓之凤尾詔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