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醉歌注释

【连山眉】远山眉。唐温庭筠《醉歌》:“临邛美人连山眉,低抱琵琶含怨思。”曾益注:“《西京杂记》:‘文君眉色姣好,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亦省作“连山”。清蒲松龄《锦边莲》诗:“慵妆一綫红生肉,画黛连山緑效顰。”参见“远山眉”。
【抱琵琶】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清李渔《蜃中楼·义举》:“若不是逼抱琵琶,怎显他节操冰霜。”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诗曰:‘含顰忆昔侍尊前,丽服明妆似水仙。今日相逢卿老矣,不堪回首问当年。不抱琵琶过别船,芳心与石一般坚。’”汉
【明月入怀】南朝宋鲍照《代淮南王》诗之二:“朱城九门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懐。”本谓后宫怨旷,后亦以“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阔明朗。清袁枚《与胡书巢书》:“香亭佐刘太守于徐州,见之者都有明月入怀、清风投座之意。”2.指生子。清钱谦益《三迭韵答孟阳慰余哭子作》:“老觉繁霜侵鬢早,愁看明月入怀迟。”参见“日月入怀”。

台城晓朝曲注释

【司马门】或营寨的外门。《墨子·号令》:“请择吏之忠信者,无害可任事者令将卫,自筑十尺之垣,周还墙,门闺者,非令卫司马门。”孙诒让间诂:“此司马门则似是守令官府之门,又非公门。”2.皇宫的外门。《史记·项羽本纪》:“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裴駰集解:“凡言司马门者,宫垣之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主武事。总言之,外门为司马门也。”《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3.帝王陵寝的外门。4.指金陵建业宫的大司马门。唐温庭筠《台城晓朝曲》:“司马门前火千炬,阑干星斗天将曙。”顾嗣立校注:“《金陵志》建业宫有五门:正南曰大司马门。”

碌碌古词注释

【油壁车】的一种车子。因车壁用油涂饰,故名。《南齐书·鄱阳王锵传》:“制局监谢粲説鏘及随王子隆曰:‘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金元好问《芳华怨》诗:“小小油壁车,轧轧出东华。”《西湖佳话·西泠韵迹》:“﹝苏小小﹞遂叫人去制造一驾小小的香车来乘坐,四围有幔幕垂垂,遂命名为油壁车。”亦省称“油壁”。唐李商隐《木兰诗》:“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明高启《雨中春望》诗:“郡楼高望见江头,油壁行春事已休。”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缠头掷锦,携手倾盃,催粧艳句,迎婚油壁。”

罩鱼歌(杂言)注释

【前溪曲】府吴声舞曲。《宋书·乐志一》:“《前溪哥》者,晋车骑将军沉充所制。”北周庾信《乌夜啼》诗:“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吴声歌曲一》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吴声十曲……七曰《前溪》。”《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前溪歌七首>序》:“郗昂《乐府解题》曰:‘《前溪》,舞曲也。’”

会昌丙寅丰岁歌(杂言)注释

【九重天】认为天有九层,因泛言天为“九重天”。《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重。”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引宋善威诗:“月落三株树,日映九重天。”《封神演义》第二回:“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败兵随地拥。”李瑛《我们的飞机》诗:“等信号,一步跨上九重天,回头看,全国人民望着你!”2.指帝王或朝廷。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宋晏殊《浣溪沙》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覲九重天。”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稳请受着九重天雨露恩和宠。”清李渔《风筝误·请兵》:“羽书飞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边。”

蒋侯神歌注释

【青连钱】呈鱼鳞形纹络的马毛。唐温庭筠《湖阴词》:“祖龙黄鬚珊瑚鞭,铁驄金面青连钱。”顾嗣立注:“沉炯乐府:‘驄马铁连钱。’《尔雅》:‘青驪驎曰驒。’注:‘色斑駮如鱼鳞,今连钱驄也。’”

东郊行注释

【斗鸡台】鸡臺”。即吴公台。清吴伟业《扬州》诗之二:“野哭江邨百感生,鬭鸡臺忆汉家营。”靳荣藩集览:“《一统志拾遗记》:煬帝於吴公宅鬭鷄臺下恍惚与陈后主相遇。当即是吴公臺也。”参见“吴公臺”。

江南曲注释

【朱雀航】见“朱雀桁”。
【杨白花】杂曲歌辞名。北魏名将杨大眼之子杨白花,容貌瑰伟,胡太后逼通之。会父大眼卒,白花惧及祸,改名华拥部曲降南朝梁。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声甚凄婉。见《梁书·杨华传》、《南史·王神念传》。歌辞载《乐府诗集》卷七三。2.指柳絮。亦喻指薄倖之人。唐柳宗元《杨白花》诗:“杨白花,风吹渡江水。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明高启《杨白花》诗:“杨白花,太轻薄,不向宫中飞,却度江南落。”

湖阴词注释

【白龙堆】名。在新疆天山南路。简称龙堆。《汉书·匈奴传下》:“岂为康居、乌孙能踰白龙堆而寇西边哉,乃以制匈奴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龙堆形如土龙身,无头有尾,高大者二三丈,埤者丈餘,皆东北向,相似也。在西域中。”唐温庭筠《塞寒行》:“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清赵翼《南苑大阅恭纪》诗:“特许远夷观壁上,威声早过白龙堆。”汉

故城曲注释

【金络头】的马笼头。南朝宋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驄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鉤。”唐元稹《哀病骢呈致用》诗:“金络头衔光未灭,玉花衫色瘦来燋。”典

湘东宴曲注释

【云飞雨散】物不复存在。隋张公礼《龙藏寺碑》:“金编宝字,玉牒纶言,满封盈函,云飞雨散。”唐温庭筠《湘东宴曲》:“万户沉沉碧树圆,云飞雨散知何处。”前蜀贯休《行路难》诗之二:“云飞雨散今如此,绣闥雕甍作荒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