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长水主人注释
【二十五弦】古代由二十五根弦组成的一种琴瑟。《淮南子·泰族训》:“琴不鸣,而二十五絃各以其声应。”《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絃。”唐钱起《归雁》诗:“二十五絃弹夜月,不胜清怨郤飞来。”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词:“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二十五弦】古代由二十五根弦组成的一种琴瑟。《淮南子·泰族训》:“琴不鸣,而二十五絃各以其声应。”《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絃。”唐钱起《归雁》诗:“二十五絃弹夜月,不胜清怨郤飞来。”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词:“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馆娃宫】古代吴宫名。春秋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灵岩寺即其旧址。晋左思《吴都赋》:“幸乎馆娃之宫,张女乐而娱羣臣。”唐李白《西施》诗:“提携馆娃宫,杳渺詎可攀!”明唐寅《江南春·次倪元镇韵》词:“古人行处青苔冷,馆娃宫锁西施井。”
【天上人间】1.天上和人间。唐白居易《长恨歌》:“但令心似金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清吴伟业《七夕感事》诗:“天上人间总玉京,今年牛女倍分明。”2.比喻境遇悬殊。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杨柳风】谓春风。前蜀牛峤《更漏子》词:“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元刘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别》套曲:“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清吴伟业《永和宫词》:“杨柳风微春试马,梧桐露冷暮吹簫。”
【垂虹亭】亭名。在江苏吴江县长桥上。宋仁宗庆历年间县令李问建。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此亭饮酒。宋王安石《送裴如晦宰吴江》诗:“他时散髮处,最爱垂虹亭。”宋刘过《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词:“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紫微郎】薇郎”。唐代中书舍人的别称。唐白居易《紫薇花》诗:“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前蜀韦庄《寄右省李起居》诗:“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薇郎。”清赵翼《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贻》诗:“紫微郎剩白衣身,万里从戎歷重译。”参见“紫微”。
【玉钩斜】亦作“玉钩斜”。亦作“玉勾斜”。1.古代著名游宴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太平广记》卷二○四引《桂苑丛谈》:“咸通中,丞相李尉拜端揆日,自大梁移镇淮海……一旦,命於戏马亭西,连玉钩斜道,开剏池沼,搆葺亭臺。挥斤既毕,号曰‘赏心’。”周实丹《秋虫》:“秋雨衰梧金井畔,荒烟野蔓玉钩斜。”亦省作“玉鉤”。宋苏轼《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帅同游戏马台》诗之一:“路失玉鉤芳草合,林亡白鹤古泉清。”2.古代著名游宴地。在江苏江都县境,相传为隋炀帝葬宫人处。后泛指葬宫人处。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广陵亦有戯马臺,其下有路,号玉钩斜。”明陈子龙《江都绝句同让木赋》:“千重阁道覆云霞,宫女东都自忆家。当日便为伤别地,胡香不起玉鉤斜。”清郑燮《广陵曲》:“玉勾斜土化为烟,散入东风艳桃李。”清赵翼《花田》诗:“十里芳林傍水涯,当年曾是玉鉤斜。美人死后为香草,醉守来时正好花。”自注:“即素馨斜,南汉葬宫人处,多素馨花,今为游宴地。”亦省作“玉鉤”。清汪懋麟《大冢》诗:“玉鉤千万釵,无一伴丘陇。”漢
【斗鸡台】鸡臺”。即吴公台。清吴伟业《扬州》诗之二:“野哭江邨百感生,鬭鸡臺忆汉家营。”靳荣藩集览:“《一统志拾遗记》:煬帝於吴公宅鬭鷄臺下恍惚与陈后主相遇。当即是吴公臺也。”参见“吴公臺”。
【芙蓉幕】大吏之幕府。唐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诗:“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唐赵嘏《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宋王禹偁《酬安秘丞见赠长歌》:“玉皇殿前受恩渥,一时命入芙蓉幕。”亦称“芙蓉府”。唐刘禹锡《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归路芙蓉府,离堂瑇瑁筵。”参见“莲幕”。
【龙山会】孟嘉传》载,九月九日,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唐朱湾《九日登青山》诗:“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唐赵嘏《重阳日寄韦舍人》诗:“不知是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宋吴则礼《满庭芳·九日》词:“想见征西旧事,龙山会,宾主俱豪。”亦作“龙山佳会”。宋周紫芝《品令》词:“休説龙山佳会,此情不浅。”
【九转丹】道教谓经九次提炼、服之能成仙的丹药。唐吕温《同恭夏日题导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诗:“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俺不用九转丹成千岁寿,俺不用一斤铅结万年珠。”《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共饮三危露,同餐九转丹。”参见“九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