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江上逢许逸人注释

【归去来】篇名。晋陶潜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2.回去。唐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李先辈擢第东归有赠送(一作薛逢诗)注释

【无是非】是和非;分不出是和非。《列子·仲尼》:“从心之所念,更无是非;从口之所言,更无利害。”唐赵嘏《李先辈擢第东归有赠送》诗:“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书<左传精舍志>后》:“《左传精舍誌》、《武城家乘》、《建立伏氏博士始末》,是三书者,皆所谓无是非之心者也。”典

寒食新丰别友人注释

【一百五日】寒食日。三国魏曹操《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诗:“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溼春郊衣。”宋洪迈《容斋四笔·一百五日》:“今人谓寒食为一百五日,以其自冬至后至清明,歷节气六,凡为一百七日,而先两日为寒食。故云。”亦有谓一百六日者。详“一百六”。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注释

【校书郎】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郞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唐以后历代因之。明以后不置。《后汉书·梁慬传》:“校书郎马融上书讼慬与护羌校尉庞参。”王先谦集解“盖中郎、侍郎、郎中,通谓之三署郎,校书郎中本可省称校书郎,犹尚书僕射之省称尚书耳。”《后汉书·杨终传》:“显宗时,徵诣兰臺,拜校书郎。”《魏书·律历志上》:“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张洪,故太史令张明豫息盪寇将军龙祥,校书郎李业兴等三家并上新历,各求申用。”唐元稹《赠三吕校书》诗:“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宣和遗事》后集:“遣校书郎卫肤敏为贺生辰使。”参阅《通典·职官八》。

寄归注释

【桃花坞】。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以盛产木版年画而著名。2.地名。在安徽省和县西四、五里。传为唐张籍读书处。明冯惟敏《粉蝶儿·五岳游囊杂咏》套曲:“罗汉岩天长地久,桃花坞緑肥红瘦。”

经汉武泉注释

【芙蓉苑】即芙蓉园。唐王建《宫中三台》词:“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之五:“六飞南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参见“芙蓉园”。
【汉武泉】泉名。在长安城南,为曲江之源。唐赵嘏《经汉武泉》诗:“芙蓉苑里起清秋,汉武泉声落御沟。”

登安陆西楼注释

【眼前人】指新欢。唐元稹《莺莺传》:“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2.指当时有关人士。明归有光《与沉敬甫书》之十一:“《书张贞女狱事》,当附死事之后,但伤訐直,不便於眼前人,祕之。”

旅次商山注释

【京洛尘】雒尘”。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唐司空图《下方》诗:“三十年来往,中间京洛尘。”清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李先辈长蘅》诗:“锁院文章京雒尘,篝灯每共话酸辛。”亦省作“京尘”。唐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宋苏轼《次韵孙巨源见寄五绝》之五:“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淮月弄舟人。”明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宦海沉身,京尘迷目,名韁利锁难脱。”

忆山阳注释

【杨柳风】谓春风。前蜀牛峤《更漏子》词:“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元刘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别》套曲:“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清吴伟业《永和宫词》:“杨柳风微春试马,梧桐露冷暮吹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