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归出斜谷注释
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属江苏省。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燕雁无心:羡慕飞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商略:商量、酝酿。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天随:晚唐陆龟蒙,自号天随子。何许:何处,何时。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属江苏省。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燕雁无心:羡慕飞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商略:商量、酝酿。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天随:晚唐陆龟蒙,自号天随子。何许:何处,何时。
【章台柳】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为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书记,使人寄柳诗曰:“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为蕃将沙吒利所劫,侯希逸部将许俊以计夺还归韩。见唐许尧佐《柳氏传》。后以“章臺柳”形容窈窕美丽的女子。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鶯鶯悄似章臺柳,纵使柔条依旧,而今折在他人手。”清吴伟业《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之二:“西州士女章臺柳,南国江山玉树花。”
【虎踞龙盘】亦作“虎据龙蟠”。亦作“虎踞龙蟠”。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旂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悴。”唐雍陶《河阴新城》诗:“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清倪瑞璿《金陵怀古》诗:“石头天险壮层城,虎踞龙蟠旧有名。”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青骡事】《太平御览》卷九○一引《鲁女生别传》:“李少君死后百餘日后,人有见少君在河东蒲坂,乘青骡。帝闻之,发棺,无所有。”后遂以“青骡事”为去世之典。唐雍陶《哭饶州吴谏议使君》诗:“神仙难见青骡事,諫议空留白马名。”
【门下客】门客,食客。唐李白《少年行》:“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吕正献平章军国时,门下客因语次,或曰:‘嘉问败坏家法,可惜。’公不答,客愧而退。”清侯方域《陈将军二鹤记》:“陈将军者闻之而嘆曰:‘鹤之不遇也,有如此夫!’顾谓其门下客:‘有能知鹤者乎?其偕之以来。’”2.学生;弟子。明唐顺之《送邹东郭掌南院》诗:“此去谈经门下客,几人相对坐春风。”汉
【手板支颐】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后以“手板支颐”为闲散自适之典。唐雍陶《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
【浣花溪】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溪旁有唐杜甫的故居浣花草堂。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之三:“竹寒沙碧浣花溪,橘刺藤梢咫尺迷。”仇兆鳌注引《梁益记》:“溪水出湔江,居人多造綵牋,故号浣花溪。”唐张籍《送客游蜀》诗:“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明梁辰鱼《七犯玲珑·惜别》曲:“浣花溪畔惊重见,谁发夜深船。”清赵翼《寄题怀杜阁》诗:“逈胜浣花溪,当年只草堂。”
【新愁旧恨】谓对现状和往事都感到烦恼和怨恨。极言愁恨之深。唐韩偓《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宋苏轼《四时词》之三:“新愁旧恨眉生緑,粉汗餘香在蘄竹。”林旭《虎丘道上》诗:“新愁旧恨相随续,举目真看麋鹿游。”郭沫若《漂流三部曲·炼狱》:“头茅峰上的石头已渐渐可以辨别了,新愁旧恨一时涌上心头。”
【金榜题名】科举殿试揭晓的榜上有名。谓殿试录取。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今年及第明年登科》:“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絶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清李渔《凤求凰·闻捷》:“正在洞房花烛,又遇金榜题名。”魏巍《壮行集·春天漫笔》:“它同那种追求个人‘金榜题名’的名利观,不是起了根本的变化吗?”亦作“金榜掛名”。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洞房花烛夜,金榜掛名时。”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掛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求签》:“怀孕生男已有期,后来金榜掛名时。”
【水曹郎】部曹郎。南朝梁诗人何逊与唐诗人张籍都曾任水部郎。唐白居易《江楼晚眺寄水部张员外》诗:“好著丹青图写取,题诗寄与水曹郎。”宋苏轼《初到黄州》诗:“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清王又旦《赠梁峒樵水部》诗:“几载常含画省香,知君例作水曹郎。”
【大风歌】《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称此歌为《大风歌》。唐杜甫《伤春》诗之五:“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明夏完淳《送友北行》诗:“高皇丰沛地,愁絶《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