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毛女峰注释
【千叶莲】传说中的一种多瓣莲花。《楞严经》卷一:“於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华山记》:“山顶池中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名华山也。”俞锷《岛南杂诗》:“閒依赤水三珠树,却梦灵光千叶莲。”典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千叶莲】传说中的一种多瓣莲花。《楞严经》卷一:“於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华山记》:“山顶池中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名华山也。”俞锷《岛南杂诗》:“閒依赤水三珠树,却梦灵光千叶莲。”典
【谢家楼】宋谢灵运家的楼房。(1)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有“园柳变鸣禽”的佳句,后遂以“谢家楼”作为咏柳的典故。唐姚合《杨柳枝》词:“游客见时心自醉,无因得见谢家楼。”(2)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相友爱,灵运《登池上楼》诗中名句“池塘生春草”,即得于梦见惠连之后。因遂以“谢家楼”作为咏兄弟情谊的典故。明皇甫汸《对月答子浚兄见怀诸弟之作》诗:“谢家楼上清秋月,分作关山几处明。”参见“谢池草”。明皇甫汸《对月答子浚兄见怀诸弟之作》诗:“谢家楼上清秋月,分作关山几处明。”参见“谢池草”。典
【御史床】亦作“御史床”。相传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昇明三年,萧子良为会稽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艺文类聚》卷二六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御史之牀犹在,督护之门不脩。”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御史床在州东南四里,虞翻为长沙桓王(孙策)所待,设此床以表贤。翻仕汉至御史。”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四十韵》:“膝前御史床犹在,宅畔尚书坞正深。”后因用作礼贤之典。唐韩翃《送刘侍御赴陕州》诗:“明日怀贤处,依依御史牀。”
【百子帐】1.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南齐书·魏虏传》:“以绳相交络,纽木枝棖,覆以青繒,形制平圆,下容百人坐,谓之为‘繖’,一云‘百子帐’也。”《南史·夷貊传下·河南》:“有屋宇,杂以百子帐,即穹庐也。”2.古代婚礼所用之帐。唐陆畅《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宋程大昌《演繁露·百子帐》:“唐人昏礼多用百子帐,特贵其名与昏宜,而其制度则非有子孙众多之义。盖其制本出戎虏,特穹庐,拂庐之具体而微者耳。棬柳为圈,以相连琐,可张可闔。为其圈之多也,故以百子揔之,亦非真有百圈也。”
【父子军】唐初禁军的一种。以父兄告老,子弟相代为特征,故名。《新唐书·兵志》:“初,高祖以义兵起太原,已定天下,悉罢遣归,其愿留宿卫者三万人。高祖以渭北白渠旁民弃腴田分给之,号‘元从禁军’。后老不任事,以其子弟代,谓之‘父子军’。”唐李涉《邠州词献高尚书》之三:“朔方忠义旧来闻,尽是邠城父子军。”
【六出花】”。雪花的别称。唐宋之问《奉和春日玩雪应制》诗:“琼章定少千人和,银树长芳六出花。”《全唐诗》卷八六七载《东阳夜怪》诗:“爱此飘颻六出公,轻琼冷絮舞长空。”元白朴《天净沙·冬》曲:“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清周亮工《雪舫再送元润返白门》诗:“入梦三眠柳,移情六出花。”参见“六出”。
【碧琉璃】瑠璃”。碧绿色的琉璃。亦喻指碧绿色的光莹透明之物。唐李涉《题水月台》诗:“水似晴天天似水,两重星点碧琉璃。”宋欧阳修《浣溪沙》词:“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瑠璃滑浄无尘。”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德宗时,吴明国贡鸞蜂蜜……其色碧,贮白玉碗,表里如碧珫璃。”田汉《南归》:“那湖边草场上的草……青得跟绒毡似的。我们又叫它‘碧琉璃’。”
【伯道无儿】晋邓攸,字伯道。历任河东吴郡和会稽太守,官至尚书右仆射。永嘉末,因避石勒兵乱,携子侄逃难,途中屡遇险,恐难两全,乃弃去己子,保全侄儿。后终无子。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僕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后用作叹人无子之典。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其鰥者或伯道无儿,或左芬有女,或儿女成行而抚育无人。”
【滕王阁】祖子元婴为洪州刺史时所建。后元婴封滕王,故名。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其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作《滕王阁序》。阁历经修建,后焚毁。亦省作“滕阁”。唐杜牧《怀锺陵旧游》诗:“滕阁仲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唐罗隐《锺陵见杨秀才》诗:“孺亭滕阁少踟蹰,三度南游一事无。”典
【支机石】传说为天上织女用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太平御览》卷八引南朝宋刘义庆《集林》:“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一说,其人为汉代张骞,谓骞奉命寻找河源,乘槎经月亮至天河,在月亮见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织女取支机石与骞。见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引南朝梁宗懍《荆楚岁时记》。唐宋之问《明河篇》:“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明何景明《七夕》诗:“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清赵翼《夜坐》诗:“浪説支机石,谁乘犯斗槎?”亦省作“支机”、“支石”。唐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诗:“空接灵臺下,方恧辨支机。”明陈汝元《金莲记·量移》:“知甚日菱花重照,知甚支石还投。”明张煌言《冰槎集引》:“昔之乘槎者,或为客星而犯斗牛,或入女宿而得支机。”
【高唐梦】交欢之事。唐李涉《遇湖州妓宋态宜》诗之一:“曾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綰青丝。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如今宋玉知。”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刘武僖自柯山赴召,亦记岁月於仰高亭上,末云‘侍儿意真代书’。后有人题云:‘一入侯门海样深,谩留名字恼行人。夜来髣髴高唐梦,犹恐行云意未真。’”参见“高唐”。
【解语花】话的花。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於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2.比喻美女。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眼儿前不甫能栽起合欢树,恨不得手掌里奇擎着解语花。”明唐寅《花月吟效连珠体》之九:“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清赵翼《题女史骆佩香秋灯课女图》诗:“一个娇娃解语花,綺窗亲课秋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