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皇甫六张十五李二十三宾客注释
【登山临水】登上高山,面临流水。谓在山水间盘桓。《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小弟无济胜之具,就登山临水,也是勉强。”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登山临水】登上高山,面临流水。谓在山水间盘桓。《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小弟无济胜之具,就登山临水,也是勉强。”
【胶牙饧】糖,食之黏齿,故名。旧俗常用作送灶时的供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餳。”唐白居易《岁月家宴戏示弟侄等》诗:“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餳。”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谢学墉﹞《送灶》云:……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餳。”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蓝尾酒】1.唐代饮宴时,轮流斟饮,至末坐,称“蓝尾酒”。唐白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诗:“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餳。”2.谓即屠苏酒。宋窦革《酒谱·酒之事》:“今人元日饮屠苏酒,云可以辟瘟气,亦曰蓝尾酒。或以年高最后饮之,故有尾之义尔。”
【骊龙珠】珠。唐钱起《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诗:“则知驪龙珠,不秘清泠泉。”唐皎然《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诗:“抉得驪龙珠,光彩曜掌握。”参见“驪珠”。典
【折腰吏】县令,自叹“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见《晋书》本传。后因以“折腰吏”泛称地方低级官吏。唐白居易《旱热》诗:“忽思公府内,青衫折腰吏。”唐韦应物《赠王侍御》诗:“自嘆犹为折腰吏,可怜驄马路傍行。”参见“折腰”。
【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唐张说《李工部挽歌》之三:“是日归泉下,伤心无奈何。”《朱子全书》卷十二:“平日已是闻道,那时万一有照管不到,也无奈何。”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顾嘉衡》:“郡人见而恨之,以势不敌,无奈何。”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江泰:(只好无奈何地连连出声)这又何必呢,这又何必呢?”
【广文先生】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2.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宋梅尧臣《裴直讲得润州通判周仲章咸豉遗一小瓶》诗:“我今老病寡肉食,广文先生分遗微。”
【靖节先生】徵士”。
【二三子】犹言诸君;几个人。《论语·八佾》:“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鐸。”南朝梁江淹《杂体诗》:“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唐韩愈《山石》诗:“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宋梅尧臣《春日游龙门山寺》诗:“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清叶廷琯《鸥波渔话·黄子久别居》:“余居是山,夏初与二三子相羊瀑流间,得芝草三耦。”
【岘首碑】见“峴山碑”。
【社稷臣】谓关系国家安危之重臣。《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絳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唐杜审言《泛舟送郑卿入京》诗:“帝坐蓬莱殿,恩追社稷臣。”清李渔《玉搔头·擒王》:“朝野争夸社稷臣。”漢
【翠琅玕】一种青绿色的玉石。古人常用作佩饰。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头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唐杜甫《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诗:“主人情烂熳,持答翠琅玕。”2.指翠竹。宋杨万里《省宿题天官厅后竹林》诗:“秋声偷入翠琅玕,叶叶竿竿玉韵寒。”元王冕《息斋双竹图》诗:“归来不得翠琅玕,听雨冷眠溪上緑。”清郑燮《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诗:“缀玉含珠几箭兰,新篁叶叶翠琅玕。”喻蘅《画竹四题》诗之一:“笔底翠琅玕,森森閲岁寒。”汉
【雀罗门】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闐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以“雀罗门”形容冷落的门庭或失势之家。唐刘禹锡《有感》诗:“昨宵凤池客,今日雀罗门。”宋苏轼《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惟君綈袍信,到我雀罗门。”明唐顺之《宪副饶湖田见过陈渡草堂赋此为赠》:“岂知綉斧客,还过雀罗门。”典
【延英殿】亦省称“延英”。唐代宫殿名。在延英门内。《唐六典·尚书·工部》:“宣政之左曰东上阁,右曰西上阁,次西曰延英门,其内之左曰延英殿。”肃宗时,宰相苗晋卿年老,行动不便,天子特地在延英殿召对,以示优礼。后沿为故事。唐白居易《寄隐者》诗:“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宋高承《事物纪原·朝廷注措·延英》:“《唐书》:‘韩皋曰:延英之置,肃宗以苗晋卿年老难步,故设之耳。’后代因以为故事。《宋朝会要》:‘康定二年八月,宋庠奏:唐自中叶已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延英赐对,今假日御崇政、延和是也。’”一说“延英召对”始于唐代宗,见《新唐书·苗晋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