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题王侍御池亭注释

【蔷薇水】香水名。南唐张泌《妆楼记·蔷薇水》:“周显德五年,昆明国献蔷薇水十五瓶,云得自西域,以洒衣,衣敝而香不灭。”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旧説蔷薇水乃外国採蔷薇花上露水,殆不然,实用白金为甑,採蔷薇花蒸气成水,则屡採屡蒸,积而为香,此所以不败,但异域蔷薇花气馨烈非常,故大食国蔷薇水虽贮琉璃缶中,蜡密封其外,然香犹透彻闻数十步,洒著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

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供奉注释

【紫泥诏】即紫泥书。唐李白《王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称觴登御筵。”亦省称“紫詔”。南唐李中《送阎侍御归阙》诗:“羡君乘紫詔,归路指通津。”清孙雨林《皖江血·刺恩》:“亲厚禄,恩承紫詔;镇长江,位冠羣僚。”参见“紫泥书”。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注释

【白茫茫】“白漭漭”。形容一片白色。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八:“三面宫城尽夹墻,苑中池水白茫茫。”元杨暹《西游记》第三出:“黑濛濛翠雾连山,白漭漭雪浪堆银。”《红楼梦》第一二○回:“贾政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巴金《家》一:“雪片愈落愈多,白茫茫地布满在天空中。”汉
【杯中绿】醁”。
【酆城狱】丰城县狱。相传晋雷焕在此掘地得宝剑赠张华。唐白居易《和梦游春一百韵》:“车摧太行路,剑落酆城狱。”参见“酆城剑”。

村居二首注释

【白头翁】白发老人。唐王昌龄《题灞池》诗之二:“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三年》:“会高寝郎田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寃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宋陈师道《寄张大夫》诗:“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2.草名。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本草经》:“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毒。”唐李白《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诗:“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宋王安石《与同官会饮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诗:“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东。”3.鸟名。身间青,脑上晕深团,老时头部毛变白,故名。《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曾有白头鸟集殿前,权曰:‘此何鸟也?’恪曰:‘白头翁也。’”宋王质《林泉结契·山友辞·白头翁》:“白头翁,白头翁,咀嚼浅紫掐深红。”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新民晚报》1990.3.20:“有一次大风雨后,我在校园的林子里捡到一只小白头翁。”汉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注释

【金马门】名。学士待诏之处。《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唐刘禹锡《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诗:“籍通金马门,身在铜驼陌。”宋高似孙《纬略》卷七:“待詔金马门,汉盛选也。以汉之久,而膺此选者仅若此耳,殊不轻畀也。”亦省称“金门”。汉扬雄《解嘲》:“与羣贤同行,歷金门上玉堂有日矣。”唐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夜深行注释

【百牢关】名。隋置,原名白马关,后改。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唐杜甫《夔州歌》之一:“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唐险过百牢关。”唐李商隐《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诗:“武关犹悵望,何况百牢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百牢关在州西南,隋开皇中置,以蜀路险,号曰百牢也。或曰,其地有百牢谷,因名。”亦省作“百牢”。唐郑馀庆《和黄门相公诏还题石门洞》:“地分三蜀限,关志百牢名。”汉

答马侍御见赠注释

【绝交书】断绝交谊的书信。三国魏嵇康有《与山巨源绝交书》。唐顾况《闲居怀旧》诗:“骚客空传《成相赋》,晋人已负《絶交书》。”宋杨万里《纪闻悼旧》诗:“中间缘国论,偶似絶交书。”

酬王十八见寄注释

【北山文】《北山移文》的省称。唐白居易《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诗:“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明何景明《愚庵王公瓖》诗:“早投南郭隐,不待《北山文》。”清方文《中秋》诗:“故园归未得,长愧《北山文》。”参见“北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