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早秋注释
【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参阅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参阅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
【方寸心】中方寸间,故称。晋葛洪《抱朴子·嘉遯》:“方寸之心,制之在我,不可放之於流遁也。”唐贾岛《易水怀古》诗:“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清唐孙华《秋日酷暑焦旱偶成》诗之二:“那将方寸心,愁水復愁旱。”
【华亭鹤】华亭鹤唳”。唐白居易《苏州故吏》诗:“江南故吏别来久,今日池边识我无?不独使君头似雪,华亭鹤死白莲枯。”《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人生在世间,贵乎得所图,问渠华亭鹤,何似松江鱸?”苏玄瑛《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诗:“君为塞上鸿,我是华亭鹤。遥念旷处士,对花弄春爵。”参见“华亭鹤唳”。汉
【二千石】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阴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瑯玡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颜师古注:“谓郡守、诸侯相。”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灋。”宋宋□《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翁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蜀郡太守。”
【三丹田】道教谓精、气、神之舍为三丹田。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六:“盖三丹田,精、气、神之舍也。曰下丹田,关元精之舍;中丹田,絳宫神之舍;则上丹田,泥丸为气之舍也。”按,下丹田在脐下,中丹田在心窝,上丹田在两眉间。见晋葛洪《抱朴子·地真》。
【白头翁】白发老人。唐王昌龄《题灞池》诗之二:“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三年》:“会高寝郎田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寃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宋陈师道《寄张大夫》诗:“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2.草名。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本草经》:“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毒。”唐李白《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诗:“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宋王安石《与同官会饮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诗:“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东。”3.鸟名。身间青,脑上晕深团,老时头部毛变白,故名。《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曾有白头鸟集殿前,权曰:‘此何鸟也?’恪曰:‘白头翁也。’”宋王质《林泉结契·山友辞·白头翁》:“白头翁,白头翁,咀嚼浅紫掐深红。”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新民晚报》1990.3.20:“有一次大风雨后,我在校园的林子里捡到一只小白头翁。”汉
【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唐张说《李工部挽歌》之三:“是日归泉下,伤心无奈何。”《朱子全书》卷十二:“平日已是闻道,那时万一有照管不到,也无奈何。”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顾嘉衡》:“郡人见而恨之,以势不敌,无奈何。”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江泰:(只好无奈何地连连出声)这又何必呢,这又何必呢?”
【一百六】日的别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寒食﹞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唐元稹《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緑。”宋梅尧臣《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诗之二:“前占寒食一百六,算到其时未合开。”宋洪迈《容斋四笔·一百五日》:“吾州城市芝山寺,为禁烟游赏之地,寺僧欲建华严阁,请予作《劝缘疏》,其末联云:‘大善知识五十三,永壮人天之仰;寒食清明一百六,鼎来道俗之观。’”参见“一百五”、“一百五日”。典
【蒲葵扇】的扇。俗称蒲扇。《晋书·谢安传》:“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诗:“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閒眠对水鸥。”许地山《缀网劳蛛·换巢鸾凤》:“他一手用蒲葵扇挡住当午的太阳……望发出蝉声的梧桐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