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文君新寡】邛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与辞赋家司马相如私奔,结为夫妇。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文君新寡”、“文君早寡”为年轻女子丧夫寡居的典故。清张岱《陶庵梦忆·烟雨楼》:“柳湾桃坞,痴迷佇想,若遇仙缘,洒然言别,不落姓氏。间有倩女离魂,文君新寡,亦效顰为之。”清洪昇《长生殿·幸恩》:“奴家杨氏,幼适裴门,琴断朱弦,不幸文君早寡;香含青琐,肯容韩掾轻偷?”典
【花鸟使】唐代专为皇帝挑选妃嫔宫女的使者。唐元稹《上阳白发人》诗:“天宝年中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玄宗开元十年,召入翰林……时帝岁遣使采择天下姝好,内之后宫,号‘花鸟使’,向因奏《美人赋》以讽。”2.指专为陪侍皇帝饮宴的妃嫔。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天宝中,天下无事,选六宫风流艷态者,名花鸟使,主饮宴。”典
【一年一度】次。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唯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清叶廷琯《鸥波渔话》卷五:“欲与麻姑话尘劫,一年一度小沧桑。”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东西南北】1.四方。泛指到处,处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寧处。”唐韩愈《感春》诗之一:“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亦作“东西南朔”。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二节:“自武汉举义以来,不旬月间,天下响应,东西南朔,联翩建义,禹域版图,殆全归汉有。”2.指普天下。清纳兰性德《摸鱼儿·送别德清蔡夫子》词:“英雄辈,事业东西南北,临风因甚成泣!”3.谓飘流在外,居处无定。唐睿宗《孔子赞》:“吾岂匏瓜,东西南北。”郭小川《在大沙漠中间》诗:“他们是东西南北的人,从不曾高枕而卧,现在在这里落户,却竟十分心安理得。”4.指分散四方。宋张孝祥《鹊桥仙·别立之》词:“离歌声断酒杯空,容易里、东西南北。”宋张孝祥《柳梢青·饯别蒋德施粟子求诸公》词:“后夜相思,水长山远,东西南北。”5.指方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行之间,一阵大风起处,捲得灰沙飞起,眼前对面不见,竟不知东西南北了。”老舍《骆驼祥子》十九:“感情在他心中绕着圆圈,把个最简单的人闹得不知道了东西南北。”
【麝香缡】香巾。缡,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唐元稹《代九九》诗:“强持文玉佩,求结麝香縭。”漢
【桃李月】份。泛指春天。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五:“昭阳桃李月,罗綺自相亲。”唐薛稷《饯唐永昌》诗:“更思明年桃李月,花红柳緑宴浮桥。”金元好问《浪淘沙》词:“可惜河阳桃李月,弹指春空。”
【长太息】息。《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汉贾谊《治安策》:“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唐皇甫枚《三水小牍·步飞烟》:“飞烟拆书,得以款曲寻绎。既而长太息曰:‘丈夫之情,心契魂交,远如近也。’”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中山先生在天有灵,真不免要痛哭流涕长太息吧!”
【行路难】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唐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唐白居易《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十九首及唐李白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羊曇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陈去病《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长安。”
【清平官】唐南诏王以下最高行政官员。有坦绰、布燮、久赞之分,共六人。相当于唐朝的宰相。唐元稹《蛮子朝》诗:“清平官击金呿嵯,求天叩地持双珙。”唐樊绰《蛮书·南蛮条教》:“清平官六人,每日与南詔参议境内大事。”唐无名氏《大唐传载》:“南蛮清平官,犹国家之宰相也。”
【回文锦】织有回文诗的锦。《艺文类聚》卷三二引南朝梁元帝《寒闺诗》:“愿织迴文锦,因君寄武威。”唐元稹《春别》诗:“肠断迴文锦,春深独自看。”元袁桷《观闲闲斋红梅次苏公姿字韵》之三:“团团似就迴文锦,薄暮凝愁下翠枝。”闻一多《红豆》诗:“爱人啊!将我作经线,你作纬线,命运织就了我们的婚姻之锦,但是一帧回文锦哦!”
【望云骓】名。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末]有甚么好名儿。[丑]飞龙、赤兔……望云騅、忽雷驳。”
【望云骓】名。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末]有甚么好名儿。[丑]飞龙、赤兔……望云騅、忽雷驳。”
【红叱拨】名。唐天宝中,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见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四。也泛指骏马。前蜀韦庄《长安清明》诗:“紫陌乱嘶红叱拨,緑杨高映画鞦韆。”元本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有甚好名儿?[丑白]飞龙、赤兔……红叱拨、紫叱拨、金叱拨。青海月支生下,大宛越腅将来。”2.一种名贵的猫。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动》:“楚州谢阳出猫,有褐花者。灵武有红叱拨及青驄色者。”
【望云骓】名。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末]有甚么好名儿。[丑]飞龙、赤兔……望云騅、忽雷驳。”
【望云骓】名。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末]有甚么好名儿。[丑]飞龙、赤兔……望云騅、忽雷驳。”
【明光宫】1.汉宫名。《三辅黄图·甘泉宫》:“武帝求仙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汉书·元后传》:“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2.泛指宫殿。唐高适《塞下曲》:“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参见“明光”。
【万里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禕聘吴,诸葛祖之。禕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杜甫《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长生殿】宫中之寝殿。《旧唐书·张廷珪传》:“则天从其言,即停所作,仍於长生殿召见,深赏慰之。”《旧唐书·越王係传》:“后令内謁者监段恒俊与越王谋,召中官有武勇者二百餘人,授甲於长生殿。”亦称“长生院”。《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四年》:“太后寝疾,居长生院。”胡三省注:“长生院,即长生殿;明年五王诛二张,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同此处也。盖唐寝殿皆谓之长生殿。此武后寝疾之长生殿,洛阳宫寝殿也。肃宗大渐,越王係授甲长生殿,长安大明宫之寝殿也。”2.华清宫殿名,即集灵台。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天宝﹞十四载六月一日,上幸华清宫,乃贵妃生日,上命小部音声於长生殿奏新曲。”
【鸿胪寺】官署名。《隋书·百官志中》:“鸿臚寺,掌蕃客朝会,吉凶弔祭,统典客、典寺、司仪等署令、丞。”《金瓶梅》第七十回:“不如你今日先往鸿臚寺报了名,明日早朝谢了恩,直到那日堂上官引奏毕,领札付起身就是了。”《清史稿·职官志二》:“顺治元年,设鸿臚寺,置满汉卿各一人。”参见“鸿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