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注释

【功成名遂】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和名声都已取得。《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唐李白《杂曲歌辞·悲歌》:“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明姚茂良《精忠记·饯别》:“敢效劬劳,不辱君命,谈笑功成名遂。”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是因为出了一本或二本书,有了一点小名或大名,得到了教授或别的什么位置,功成名遂,不必再写诗写小说了,所以永远不见了。”亦作“功成名就”。元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你则説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説出家的延年益寿。”
【千思万虑】思考或多方面思考。唐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千思万虑尽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贵。”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復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
【岁寒松柏】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彫伤;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脩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后用以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唐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宋苏轼《浣溪沙·寓意》词:“顾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典

忆春草(春草,乐天舞妓名)注释

【郁郁芊芊】1.犹言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貌。《列子·力命》:“美哉国乎!鬱鬱芊芊。”亦省作“鬱芊”。明杨慎《祭岳母黄太夫人文》:“拜祖奠之躑躅,望封塋之鬱芊。”2.犹言郁郁葱葱。气盛貌。清张岱《陶庵梦忆·水浒牌》:“以英雄忠义之气鬱鬱芊芊,积於笔墨间也。”
【馆娃宫】古代吴宫名。春秋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灵岩寺即其旧址。晋左思《吴都赋》:“幸乎馆娃之宫,张女乐而娱羣臣。”唐李白《西施》诗:“提携馆娃宫,杳渺詎可攀!”明唐寅《江南春·次倪元镇韵》词:“古人行处青苔冷,馆娃宫锁西施井。”
【姑苏台】亦作“姑胥臺”。台名。在姑苏山上,相传为吴王夫差所筑。《墨子·非攻中》:“﹝夫差﹞遂筑姑苏之臺,七年不成。”孙诒让间诂:“按《国语》以筑姑苏为夫差事,与此书正合……《越絶》以姑苏为闔閭所筑,疑误。”汉袁康《越绝书·外记传吴地传》:“胥门外有九曲路,闔閭造以游姑胥之臺,以望太湖。”元萨都剌《登姑苏台》诗之二:“姑苏臺上一尊酒,落日昏鸦无限悲。”清孙枝蔚《姑苏台》诗:“姑苏臺上春可怜,姑苏臺下草芊芊。”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注释

【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法曲。为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忠所献。初名《婆罗门曲》。经唐玄宗润色并制歌词,后改用今名。传说中亦有为唐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及游月宫密记仙女之歌归而所作等说,虽荒诞不可信,但每被诗人搜奇入句。唐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女儿山》诗:“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明何景明《听琴篇》:“忽然翻作广寒游,知是《霓裳羽衣曲》。”参阅《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宋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

两如何诗谢裴令公赠别二首注释

【承明庐】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称承明庐。又三国魏文帝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称承明庐。《汉书·严助传》:“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承明庐在石梁阁外,直宿所止曰卢。”《文选·应璩〈百一诗〉》:“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张铣注:“承明,謁天子待制处也。”后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唐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徒言青琐闥,不爱承明庐。”清唐孙华《题顾退山太史扁舟图》诗:“暂辞承明庐,归侍扶风帐。”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注释

【明光宫】1.汉宫名。《三辅黄图·甘泉宫》:“武帝求仙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汉书·元后传》:“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2.泛指宫殿。唐高适《塞下曲》:“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参见“明光”。
【郑司农】指汉经学家郑众。因其曾官大司农,故称。后亦用以称誉博学的人。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多才陆平原,硕学郑司农。”

伤秦姝行注释

【博山炉】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一说象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是,故名。后作为名贵香炉的代称。《西京杂记》卷一:“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鏤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南朝梁吴均《行路难》:“博山炉中百和香,鬱金苏合及都梁。”唐李白《杨叛儿》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咽一气凌紫霞。”《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间客坐上面,掛一幅名人山水,香几上博山古铜炉,烧着龙涎香饼。”闻一多《秋色》诗:“在七宝烧的博山炉里,我还要听着你的色彩嗅着你的色彩!”典
【凤鸣朝阳】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因以“凤鸣朝阳”比喻贤才遇时而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新唐书·韩瑗传》:“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之‘凤鸣朝阳’。”
【青牛文梓】《太平御览》卷四四引《录异传》:“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灃水中。”后因以“青牛文梓”指参天古木。北周庾信《枯树赋》:“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唐刘禹锡《伤秦姝行》:“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宝柱秋雁行。”

更衣曲注释

【夜漫漫】黑夜漫长。比喻苦难岁月。《花月痕》第十四回:“长空渺渺夜漫漫,旧恨新愁感百端。”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

秋萤引注释

【曝衣楼】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唐李贺《七夕》诗:“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唐沉佺期《七夕曝衣篇》诗:“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渊鉴类函·岁时八·七月七日三》“曝衣”:“太液池西有汉武帝曝衣楼,七月七日宫人出衣曝之。”

飞鸢操注释

【玉山禾】传说中的昆仑山的木禾。南朝宋鲍照《代空城雀》诗:“诚不及青鸟,远食玉山禾。”唐李白《天马歌》:“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飢。”

墙阴歌注释

【太行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沿岸。西缓东陡,受河流切割,多横谷,为东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陘”之称。陈毅《送沉张诸君赴延安》诗:“太行山上辞残雪,延安城头望柳青。”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和依本韵注释

【武昌柳】书·陶侃传》:“﹝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於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后泛称杨柳为“武昌柳”。唐孟浩然《泝江至武昌》诗:“行看武昌柳,髣髴映楼臺。”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诗:“缘忧武昌柳,遂忆洛阳花。”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折尽武昌柳,掛席上瀟湘。”汉
【帝王州】帝王居住的地方。亦用指京都。南朝齐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唐杜甫《秋兴》诗之六:“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温室树】1.《汉书·孔光传》:“光周密谨慎,未尝有过。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何木也?’光嘿不应。”后以“温室树”泛指宫廷中的花木。唐白居易《和春深》之七:“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繁阴温室树,清吹万年枝。”2.借指宫禁中的事。清曹寅《渭符侄过慰有作便道至白下》诗:“慎言温室树,嘉遯碧山阿。”参见“温室”。3.指帝京。唐刘禹锡《和浙西大夫偶题临江亭并元相公所和》:“一辞温室树,几见武昌柳。”漢

武昌老人说笛歌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解放后建长江大桥时已拆除,楼前塔已迁至附近的高观山。1985年在今址(蛇山西端高观山西坡)重建落成。古今诗人题咏者甚众,以唐崔颢、李白之作最著名。《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磯为楼,名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餘黄鹤楼。”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宋陆游《入蜀记》卷五:“黄鹤楼,旧传费禕飞升於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