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寄崔二十六立之注释

【校书郎】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郞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唐以后历代因之。明以后不置。《后汉书·梁慬传》:“校书郎马融上书讼慬与护羌校尉庞参。”王先谦集解“盖中郎、侍郎、郎中,通谓之三署郎,校书郎中本可省称校书郎,犹尚书僕射之省称尚书耳。”《后汉书·杨终传》:“显宗时,徵诣兰臺,拜校书郎。”《魏书·律历志上》:“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张洪,故太史令张明豫息盪寇将军龙祥,校书郎李业兴等三家并上新历,各求申用。”唐元稹《赠三吕校书》诗:“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宣和遗事》后集:“遣校书郎卫肤敏为贺生辰使。”参阅《通典·职官八》。

病中赠张十八注释

【东流水】1.东逝的流水。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一:“汎汎东流水,磷磷水中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潕水》:“南阳叶方城邑西……有东流水,则子路问津处。”2.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钉明釭】犹张灯。漢

符读书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注释

【马前卒】在马车前供奔走使役的人。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宋文天祥《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牀鼾鼻正陶然。”2.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王旡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苟幸而一日不死者,必殫精极思,著为小説,借乎以救国民,为小説界中马前卒。”鲁迅《三闲集·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他在满清时,做了一本《革命军》,鼓吹排满,所以自署曰‘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朱剑《青石堡·明灯在前》:“为什么要让耿嘉全当马前卒,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窜下跳?”汉
【飞黄腾踏】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元陈赓《武善夫桃源图》诗:“飞黄腾踏有天倪,紫电转盼天山低。”亦作“飞黄腾达”。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只这苏州城内有无数高才饱学,朝吟暮咏,受尽了灯窗之苦,尚不能勾飞黄腾达。”叶圣陶《倪焕之》二:“那时还行着科举,出身寒素,不多时便飞黄腾达的,城里就有好几个。”亦省作“飞黄”。明邵璨《香囊记·起程》:“及早飞黄千里,扬姓字耀门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贱名已録,所未投到者,欲一见飞黄之快耳。”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功成之日,飞黄之时,幸勿遗我碌碌也。”

寄皇甫湜(湜,睦州新安人)注释

【一封书】1.一封信。《史记·越世家》:“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唐于武陵《客中》诗:“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2.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明史·刑法志二》:“酷吏輒用挺棍、夹棍、脑箍、烙铁及一封书、鼠弹筝……或鞭脊背、两踝致伤以上者,俱奏请,罪至充军。”3.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送陆畅归江南(畅娶董溪女)注释

【门下士】唐韩愈《送陆畅归江南》诗:“我实门下士,力薄蚋与蚊。”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邑志载:公被戮,其门下士拾骨葬此。”2.犹门生。宋苏轼《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诗:“醉翁门下士,杂遝难为贤。”元刘祁《归潜志》卷十:“李屏山晚年多疑畏,见后进中异常者,必摩抚之。雷公希颜本其门下士,后见其锋鋩气势,恐其害己,甚惮之。”参见“门生”。3.学生,弟子。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彼三杰(指欧阳修、富弼、韩琦)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於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清刘大櫆《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遂以授徒为生,教授宗党及前溪、潯川閒。其门下士数十百人,经其指画,文辞学术,莫不循循然有儒者之风。”

寄卢仝(宪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时作)注释

【十世宥】据《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春秋时晋范宣子杀叔向之弟羊舌虎等而囚叔向。祁奚见宣子,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后因以“十世宥”谓功臣后裔即使有罪,也应予宽恕。《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唐韩愈《寄卢仝》诗:“苗裔当蒙十世宥,岂谓貽厥无基阯。”亦作“十世宥能”。晋潘岳《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十世宥能,表墓旌善。”
【陈力列】指为官任职。唐韩愈《寄卢仝》诗:“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参见“陈力就列”。
【束高阁】束之高阁”。
【水南山人】。造隐居洛水之南,砥砺名节,乌重胤辟河阳幕。累官至礼部尚书。唐韩愈《寄卢仝》诗:“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僕从寒閭里。”亦省称“水南”。宋苏轼《别子由三首兼别迟》诗之二:“水南卜筑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
【水北山人】。石洪曾隐居十余年,后仍出仕。唐韩愈《寄卢仝》诗:“水北山人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宋张孝祥《西江月·蕲倅李君达才起兵河东》词:“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华髮萧萧满镜。”参阅《新唐书·石洪传》。

东都遇春注释

【百执事】犹百官。《书·盘庚下》:“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国语·吴语》:“王总其百执事,以奉其社稷之祭。”韦昭注引贾逵曰:“百执事,百官。”唐韩愈《东都遇春》诗:“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严复《原强续篇》:“夫以中国今日政治之弛缓不收,人心之浇薄自私与百执事人才之消乏,虑无起者耳。”亦省作“百执”。宋王禹偁《拟裴寂祷华山文》:“余若位极人臣,业展经纶,黜陟乎百执,启沃乎一人。”《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伏望陛下普詔百执,各贡所怀,留神省閲。”
【魏王池】池名。为唐时名胜之一。唐韩愈《东都遇春》诗:“有船魏王池,往往纵孤泳。”参见“魏王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