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注释
【菊花酒】亦作“菊华酒”。酒名。一种用菊花杂黍米酿制的酒。《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採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菊花酒】亦作“菊华酒”。酒名。一种用菊花杂黍米酿制的酒。《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採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千门万户】殿宇深广。《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2.形容人户众多。唐刘知几《史通·书志》:“千门万户,兆庶仰其威神。”宋晏殊《霓裳拂》词之二:“喜秋成,见千门万户乐昇平。”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賸将儿女染红裙。”朱德《新农村》诗:“千门万户喜朝暉,处处村头现紫微。”
【高遏行云】形容歌声高亢嘹亮。宋晏殊《山亭柳》词:“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参见“响遏行云”。
【残杯冷炙】的酒肉。元乔吉《卖花声·世情》曲:“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竹篱茅舍。”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小东门街多食肆,有熟羊肉店……惟不能与贪眠者会食。一失其时,残杯冷炙,絶无风味。”2.指权贵的施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清风明月】的风,明亮的月。语出《南史·谢譓传》:“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有明月。’”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诗之一:“清风明月无人管,併作南楼一味凉。”《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若遇清风明月时节,便同他在前面天井里谈説古今的事矜,甚是相得。”陈毅《莫干山纪游词》:“林泉从此属人民,清风明月不用买。”亦作“清风朗月”。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瞿秋白《饿乡纪程》五:“天气很好,清风朗月,映着我不可思议的情感,触目都成异象。”2.用以比喻高人雅士的风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尹曰:‘清风朗月,輒思元度。’”宋许顗《许彦周诗话》:“《会老堂口号》曰:‘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
【感皇恩】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天宝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迭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
【博山炉】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一说象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是,故名。后作为名贵香炉的代称。《西京杂记》卷一:“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鏤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南朝梁吴均《行路难》:“博山炉中百和香,鬱金苏合及都梁。”唐李白《杨叛儿》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咽一气凌紫霞。”《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间客坐上面,掛一幅名人山水,香几上博山古铜炉,烧着龙涎香饼。”闻一多《秋色》诗:“在七宝烧的博山炉里,我还要听着你的色彩嗅着你的色彩!”典
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覆盖,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