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山见月(一作宿青山石楼)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⑴潇潇:风雨之声。⑵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秋天。⑶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霜风,秋风。凄紧,一作“凄惨”。⑷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是处,到处。红,翠,指代花草树木。语出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杀人。”⑸苒(rǎn)苒:渐渐。⑹渺邈:遥远。⑺淹留:久留。⑻颙(yóng)望:抬头远望。⑼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⑽争:怎。⑾恁(nèn):如此。凝愁:忧愁凝结不解。
【如鱼似水】关系融洽、亲密。《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且説朱源自娶了瑞虹,彼此相敬相爱,如鱼似水。”《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两口儿如鱼似水,你敬我爱,并无半句言语。”典
【窦车骑】。和帝时宪为车骑将军,出师击破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后借指镇守边塞的主将。唐皇甫冉《春思》诗:“为问元戎竇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明高启《从军行》:“寧令竇车骑,独擅勒燕然?”汉
【人间天上】1.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元曾允元《水龙吟·春梦》词:“甚依稀难记,人间天上,有缘重见。”明刘基《小重山·咏月》词:“人间天上一般秋。银潢水何事独西流。”2.犹人间天堂。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水浒传》第五九回:“宋江閒步看那西岳庙时,果然是盖造得好;殿宇非凡,真乃人间天上!”
【龟甲屏】见“龟甲屏风”。
【三千珠履】《史记·春申君列传》:“赵使欲夸楚,为瑇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慙。”后因以“三千珠履”指为数众多的门客。明夏完淳《吴江夜哭》诗:“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絶。”
【十二金钗】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釵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金釵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釵之多,后以“十二金釵”喻指众多的妃嬪或姬妾。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釵独相向。”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况兼今日十謁朱门九不开,休道有七步才,他每道十二金钗,强似养三千剑客。”
【东山妓】1.指晋谢安在东山居住时所畜养的能歌善舞的女艺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明何景明《寄怀端虚堂》诗:“谢安亦有东山妓,文举元多北海宾。”2.泛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笑嬉嬉】犹言笑嘻嘻。闻一多《秋色》诗:“红着干燥的脸儿,笑嬉嬉地辞了故枝。”
【幕天席地】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形容行为放旷。晋刘伶《酒德颂》:“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宋沉瀛《念奴娇》词:“六代当日繁华,幕天席地,醉拍江流窄。”元梁曾《木兰花慢·西湖送春》词:“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2.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指露天。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贫道呵,爱穿的蔀落衣,爱吃的藜藿食,睡时节幕天席地。”《西游记》第六三回:“众兄弟在星月光前,幕天席地,举杯叙旧。”吴伯箫《北极星·记一辆纺车》:“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怕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地方哪一种轻工业生产有那样的规模呢?”典
【醉太平】名。又名《凌波曲》、《醉思凡》、《四字令》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2.曲牌名。南北曲圴有。《太和正音谱》、《中原音韵》属正宫,《太平乐府》属南吕宫。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南曲亦名《升平乐》,用作过曲。北曲可用作小令,亦可用于套曲内。3.花名。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瑞圣花》:“出青城山中,干不条,高者乃寻丈。花率秋开,四出,与桃花类。然数十跗共为一花,繁密若缀,先后相继而开,九閲月未萎也。蜀人号丰瑞花……浅红者为醉太平。”
【尤红殢翠】缠绵亲昵。宋柳永《长寿乐》词:“尤红殢翠。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繫。”
【魏国山河】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唐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汉家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亦作“魏国山川”。唐杨巨源《酬卢员外》诗:“舜城风土临清庙,魏国山川在白楼。”典
【鹳雀楼】府的名胜。原在山西蒲州府西南(今永济县),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因常有鹳雀栖息,故名。后为河水冲没。唐李益《同崔颁登鹳雀楼》诗:“鸛雀楼西百尺檣,汀洲云树共茫茫。”宋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二》:“河中府鸛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清王士禛《河中感怀寄诸兄》诗:“京华故国俱千里,心折西风鸛雀楼。”
【驻行云】形容歌声响亮美妙。宋张纲《浣溪沙·荣国生日》词之一:“百和宝薰笼瑞雾,一声珠唱驻行云。”参见“响遏行云”。
【消不得】不的”。1.受用不得。唐白居易《哭从弟》诗:“一片緑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你道他一介儒,消不的千钟粟。”明冯梦龙《古今谭概·不韵·党进画真》:“党进命画工写真。写成,大怒,詰画师云:‘我前时见画大虫,犹用金箔贴眼,我消不得一对金眼睛?’”2.少不得。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消不的你请我坟院里坐一坐,教你祖宗教得生天。”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你为官消不得人伏侍,你忙杀呵写不得那半张纸。”3.抵不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你看了这个标致模样,今与你做个小娘子,难道消不得千金!”
【万壑千岩】峰峦、山谷极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巖竞秀,万壑争流。’”宋柳永《夜半乐》词:“渡万壑千巖,越溪深处。”宋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词:“万壑千巖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参见“千巖万壑”。汉
【两两三三】谓三两为群。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觝。”唐张致和《渔夫歌》:“钓台渔夫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元杨载《宿浚仪公湖亭》诗:“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磯。”2.形容稀疏。胡韫玉《哭唐守楩集放翁句》:“凄凉江夏秋风里,两两三三鬼火青。”汉
【姿姿媚媚】美丽动人的样子。宋柳永《击梧桐》词:“香靨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整整齐齐忒稔色,姿姿媚媚红白。”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我见他姿姿媚媚容仪,我几曾稳稳安安坐地。”
【多才多艺】亦作“多材多艺”。亦作“多艺多才”。亦作“多能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书·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南史·梁纪下·敬帝》:“高祖固天攸纵,聪明稽古,道亚生知,学为博物,允文允武,多艺多才。”宋梅尧臣《乞巧赋》:“技之巧不过多能艺,使尔多能多艺,则艺成而跡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我暗想此公也可算得多才多艺了。”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六:“他多材多艺。据我所知,他会做诗,会填词……笔下也很能写一手的好字。”
【铜龙门】宫门名。门楼上饰有铜龙。亦借指帝王宫阙。《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叨金马署,又点铜龙门。”刘良注:“铜龙,太子门名。”唐王维《寓言》诗之一:“驪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明陈子龙《寒夜行兼忆舒章》:“鼓角城头芦叶秋,铜龙门外金吾客。”亦省作“铜龙”。南朝梁萧纲《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出入铜龙,瞻仰故实。”明陈汝元《金莲记·控代》:“敢叩铜龙,要把孤忠控。”清吴伟业《赠同年嘉定王进士内三》诗:“曲江细柳新蒲緑,回首铜龙对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