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松岭注释
【隐君子】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隐君子也。”唐储光羲《寄孙山人》诗:“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你是要叫我做一个隐君子,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吗?”参见“隐士”。2.旧时指吸鸦片烟成瘾的人。隐,瘾谐音。徐炳昶《徐旭生西游日记》卷三:“继访阎实业厅长。其人极和易,不修边幅,入其室,颇有阿芙蓉味,先生其隐君子歟?”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隐君子】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隐君子也。”唐储光羲《寄孙山人》诗:“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你是要叫我做一个隐君子,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吗?”参见“隐士”。2.旧时指吸鸦片烟成瘾的人。隐,瘾谐音。徐炳昶《徐旭生西游日记》卷三:“继访阎实业厅长。其人极和易,不修边幅,入其室,颇有阿芙蓉味,先生其隐君子歟?”
【玄都观】北周、隋、唐道观名。原名通道观,隋开皇二年改名为玄都观。在陕西省长安县南崇业坊。见宋宋敏求《长安志》。后废。唐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金元好问《玄都观桃花》诗:“前度刘郎復阮郎,玄都观里醉红芳。”2.泛指道观。明叶宪祖《鸾鎞记·秉操》:“好将金谷楼中女,改作玄都观里仙。”典
【前度刘郎】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还乡后,又重到天台。后因称去而重来者为“前度刘郎”。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宋辛弃疾《贺新郎》词:“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元张翥《满江红·钱舜举桃花折枝》词:“前度刘郎,重来访、玄都燕麦。”温见《香江席上示雪兄》诗:“故乡心事他乡梦,前度刘郎泪黯然。”
【紫微郎】薇郎”。唐代中书舍人的别称。唐白居易《紫薇花》诗:“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前蜀韦庄《寄右省李起居》诗:“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薇郎。”清赵翼《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贻》诗:“紫微郎剩白衣身,万里从戎歷重译。”参见“紫微”。
【删定郎】修改审定律令的官名。《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九年》:“七年,尚书删定郎王植集定二註,表奏之。”《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九年》:“置删定郎,治律令。”胡三省注:“删定郎,自晋宋以来多置之。”
【流行坎止】《汉书。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己。”谓顺流而行,遇险而止。比喻行止进退视境况而定。宋苏轼《答程天侔书》之一:“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清郁植《悲歌》:“流行坎止随所如,入世那能量枘凿。”典
【冯夷宫】水府,水神宫殿。明刘基《江行杂诗》之三:“马当之山中江中,其下乃是冯夷宫。”明李东阳《与李中舍应正同饮》诗:“珠光照海月,下彻冯夷宫。”清姚鼐《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不知万顷冯夷宫,併作红光上天上。”
【尚书履】传》:“哀帝擢为尚书僕射,数求见諫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以“尚书履”指尚书的官职。唐苏颋《夜发三泉即事》诗:“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
【一代风流】指开创风气,为当世所景仰的人物。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宋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不旋踵】1.不转动脚跟。喻不退却逃跑。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使民虽不利,进死而不旋踵,孟賁之所难也。”《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汉书·晁错传》:“劝以赏厚,威以重罚,则前死不旋踵矣!”2.亦作“不还踵”。来不及转身。喻时间极短。《汉书·徐乐传》:“虽有强国劲兵,不得还踵而身为禽,吴楚是也。”颜师古注:“还,读曰旋。”《新唐书·长孙无忌传》:“祸隙已牙,败不旋踵矣。”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三章:“谁料尔父辞世不旋踵,而彼妇初心顿变耶?”
【三不欺】政以德,则下不忍欺;为政以察,则下不能欺;为政以刑,则下不敢欺。《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传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鄴,民不敢欺。’”裴骃集解:“魏文帝问羣臣:‘三不欺,於君德孰优?’太尉钟繇、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对曰:‘臣以为君任德,则臣感义而不忍欺;君任察,则臣畏觉而不能欺;君任刑,则臣畏罪而不敢欺。’”典
【龙盘凤翥】1.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旧唐书·玄宗纪》:“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清纳兰性德《兴京陪祭福陵》诗:“龙盘凤翥气佳哉,东指斋宫御輦来。”2.喻书法笔势飞动貌。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詔二臣共作《艮岳百咏诗》以进……《草圣亭》:落笔纵横走电光,近臣时得赐云章。龙盘凤翥皆天纵,渴驥惊蛇不足方。”
【霞蔚云蒸】烂缛丽。清褚人穫《坚瓠十集·册封牡丹诏》:“锦心绣口,簇簇能新;霞蔚云蒸,多多益辨。”曹禺《王昭君》第五幕:“开幕时,霞蔚云蒸,向晚的草原十分安静。”
【太行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沿岸。西缓东陡,受河流切割,多横谷,为东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陘”之称。陈毅《送沉张诸君赴延安》诗:“太行山上辞残雪,延安城头望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