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送刘将军注释

【青巾校尉】东汉职官名。光武建武三年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校尉为越骑校尉。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诗文中亦用以泛指武职官员。唐韩翃《送刘将军》诗:“青巾校尉遥相许,墨矟将军莫大夸。”

送韦秀才注释

【金门步】谓出入金马门。比喻担任官职或担任官职的人。《文选·谢朓<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若遗金门步,见就玉山岑。”吕向注:“金门谓金马门。言若能遗金门步,当见就我此山中也。”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唐韩翃《送韦秀才》诗:“好忆金门步,功名自有期。”

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注释

【石榴裙】朱红色的裙子。亦泛指妇女的裙子。南朝齐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风捲蒲桃带,日照石榴裙。”唐武则天《如意娘》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明叶宪祖《夭桃纨扇》第一折:“丹初染,血尚湮,娇红争妬石榴裙。”清陈维崧《临江仙·赠柯翰周》词:“好将断肠句,写徧石榴裙。”老舍《四世同堂》八八:“她,不光能盯住美国人、英国人,还能弄得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俄国人,一古脑都收在她的石榴裙下。”
【明光殿】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未央宫渐臺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璣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2.泛指宫殿。唐岑参《杜公挽歌》之三:“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君侯合侍明光殿,且作横槎海上仙。”

送冷朝阳还上元注释

【木兰船】木兰舟。南朝梁刘孝威《采莲曲》:“金桨木兰船,戏採江南莲。”唐贾岛《和韩吏部泛南溪》:“木兰船共山人上,月映渡头零落云。”清纳兰性德《忆江南》词之四:“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簫恰称语音圆,谁在木兰船。”

送深州吴司马归使幕注释

【张京兆】为京兆尹,人称张京兆。《汉书·张敞传》:“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臺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和过於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始见张京兆,宜居汉近臣。”亦以喻夫婿。明叶宪祖《鸾鎞记·闺咏》:“几番盼杀张京兆,翠黛留将嬾自描。”清孙枝蔚《讯陈元水病》诗之二:“镜里张京兆,樽前刘伯伦。须听苦口劝,忍使翠眉顰。”

送田仓曹汴州觐省注释

【魏公子】1.指信陵君。唐高适《题李别驾壁》诗:“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唐曹邺《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诗:“况我魏公子,相顾不相疑。”2.指魏文帝曹丕。唐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诗:“遥思魏公子,復忆李将军。”赵殿成笺注:“魏公子,谓魏文帝。曹子建《公讌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李善註:‘公子谓文帝,时武帝在,为五官中郎也。’”

送刘侍御赴陕州注释

【御史床】亦作“御史床”。相传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昇明三年,萧子良为会稽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艺文类聚》卷二六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御史之牀犹在,督护之门不脩。”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御史床在州东南四里,虞翻为长沙桓王(孙策)所待,设此床以表贤。翻仕汉至御史。”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四十韵》:“膝前御史床犹在,宅畔尚书坞正深。”后因用作礼贤之典。唐韩翃《送刘侍御赴陕州》诗:“明日怀贤处,依依御史牀。”

送金华王明府注释

【沈郎钱】名。晋沉充所铸。《晋书·食货志》:“吴兴沉充又铸小钱,谓之沉郎钱。”唐韩翃《送金华王明府》诗:“家贫陶令酒,月俸沉郎钱。”清金农《复至武昌将还钱塘留别许士谔》诗之一:“一掌好风吹暖烟,乞来不费沉郎钱。”2.指榆荚。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沉充所制之钱,故称。俗亦称榆钱。唐王建《故梁园公主池亭》诗:“素柰花开西子面,緑榆枝散沉郎钱。”唐李商隐《江东》诗:“今日春光太飘荡,谢家轻絮沉郎钱。”宋张炎《忆旧游》词:“淡风暗收榆荚,吹下沉郎钱。”清王丹林《寒食》诗:“香薺乱堆梁苑雪,緑榆小铸沉郎钱。”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注释

【门前人】家的;丈夫。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十一:“如今不管别的,只要能够赶快救出自己的门前人。”
【莲花府】犹莲幕。唐李嘉祐《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诗:“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唐韩翃《赠别王侍御赴上都》诗:“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参见“莲幕”。

送客归江州注释

【青雀舫】《方言》卷九:“舟……或谓之鷁首。”郭璞注:“鷁,鸟名也。今江东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后因称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为“青雀舫”。泛指华贵游船。北周庾信《奉和濬池初成清晨临泛》:“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迴。”唐刘长卿《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诗:“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羣。”清黄遵宪《大阪》诗:“横列东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栏桥。”亦省称“青雀”、“青舫”。唐刘言史《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诗:“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宋贺铸《减字浣溪沙·掩萧斋》词:“落日逢迎朱雀街,共乘青舫渡秦淮。”明张煌言《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黄河北去浮青雀,沧海东回献白狼。”

送李明府赴连州注释

【荔枝香】亦作“荔支香”。1.唐乐曲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帝幸驪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2.词牌名。始于宋,承唐乐曲而成。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荔枝香……今歇指、大石两调,皆有近拍,不知何者谓本曲。”见于宋词的有两体,柳永之作七十六字,周邦彦为七十三字。一名《荔枝香近》。3.曲牌名。南曲入大石调正曲,句法同于词。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话》:“广东省城有武陵会馆……既落成,其乡人梁应来为撰楹帖云:‘一闋《荔支香》,听玉笛吹来,徧传南海;双声《杨柳曲》,问金尊把处,忆否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