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梦寻西山准上人注释

【功德水】即八功德水。佛教谓西方极乐世界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其水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饮时除饥渴,能增益种种殊胜善根。唐孟浩然《腊月八日於剡县石城寺礼拜》诗:“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唐钱起《梦寻西山準上人》诗:“觉来缨上尘,如洗功德水。”《老残游记》第九回:“引作园中功德水,一齐都种曼陀罗。”参阅《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苦雨忆皇甫冉注释

【长相思】1.指丝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綵双鸳鸯,裁为合懽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一:“被中著绵谓之长相思,绵绵之意。”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长想思,谓以丝缕络绵,交互网之,使不断,长相思之义也。”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南朝和唐代诗人写此题者甚多,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句式长短错落不一。3.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因南朝梁陈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漢

夕发箭场岩下作注释

【青云士】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张守节正义:“若不託贵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赏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唐李咸用《哭所知》诗:“朝为青云士,暮为玄夜人。”元刘永之《感遇》诗之一:“由来青云士,高视笑泥途。”

赠韦七赞善注释

【洞庭春色】1.酒名。以黄柑酿就。宋苏轼《洞庭春色》诗序:“安定郡王(赵世準)以黄甘酿酒,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絶。”宋晁补之《一丛花·谢济倅宗室令剡送酒》词:“应怜肺病临邛客,寄洞庭春色双壶。”亦省作“洞庭春”。金完颜璟《生查子·软金杯》词:“借得洞庭春,飞上桃花面。”明张简《醉樵歌》:“月里僊人不我嗔,特令下饮洞庭春。”2.词碑名。即《沁园春》。详“沁园春”。
【尺五天】1.比喻离帝王极近。唐杜甫《赠韦七赞善》诗:“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宋范成大《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鸣凤朝阳尺五天,怱怱忽过白鸥边。”元王恽《直中书省》诗:“紫禁彤庭尺五天,沉沉碧綺锁秋烟。”2.指高空。比喻光明在前。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北溟水击三千里,南斗云开尺五天。”
【魁三象】的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两两相近,成三对邻近星象,旧以之喻国之三公。唐杜甫《赠韦七赞善》诗:“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原注:“斗魁下两两相比为三台。”仇兆鳌注:“魁三象,韦世为三公。”亦作“魁三气象”。清钱谦益《白沟河题张于度屋壁》诗:“魁三气象久迷离,隐隐寒芒属尾箕。”参见“三台”。

江南送李卿注释

【随阳雁】指大雁。因其为最有代表性的候鸟,随着太阳的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迁南徙,故称。唐李冶《送阎伯均往江州》诗:“唯有随阳雁,年年来去飞。”2.比喻趋炎附势者。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汉

紫参歌注释

【贝叶经】经。古代印度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唐钱起《紫参歌》:“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明孙柚《琴心记·空门遇使》:“菩提树下谈玄,忘补朝阳之衲;贝叶经边入定,搜空透笋之衣。”清王摅《教坊老叟行》:“自此焚脩奉西竺,禪榻长繙贝叶经。”亦作“贝多经”。清吴伟业《生查子》词:“学写贝多经,自屑泥金粉。”典

送王员外赴长沙注释

【洞庭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面积2,82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湖中小山甚多,以君山最为著名。沿湖有岳阳楼等名胜古迹。明徐元《八义记·山神点化》:“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典
【阮籍途】悲哀的末路。唐杜甫《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泪。”唐贾至《送王员外赴长沙》诗:“共叹虞翻狂,同悲阮籍途。”亦省作“阮途”。唐罗邺《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正哭阮途归未得,更闻江笔赴嘉招。”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奚事哭泣阮途,而为乘槎驭骏者所窃笑哉?”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注释

【负郭田】指近郊良田。《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司马贞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后因以“负郭田”为典。亦泛指田。清朱彝尊《送十一叔还里即作豫章之游》诗之一:“觥筹尚记投賔辖,薑蔗都无负郭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酒虫》:“长山刘氏……负郭田三百亩,輒半种黍;而家豪富,不以饮为累也。”亦省作“负郭”。唐高适《别韦参军》诗:“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明周履靖《清啸七言绝》之二六:“不求负郭三千顷,惟喜移家住白云。”清归庄《观田家收穫》诗之二:“洛阳负郭何须问,要待天朝锡土田!”

送李侍郎赴常州注释

【楚水吴山】的山水。唐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诗:“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前蜀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诗:“冯轩尽日不迴首,楚水吴山无限情。”元乔吉《水仙子·中秋后一日山亭赏桂花》曲:“儘樽前楚水吴山,坐金色三千界,倚天香十二阑,不是人间。”

清明二首注释

【白头翁】白发老人。唐王昌龄《题灞池》诗之二:“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三年》:“会高寝郎田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寃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宋陈师道《寄张大夫》诗:“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2.草名。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本草经》:“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毒。”唐李白《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诗:“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宋王安石《与同官会饮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诗:“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东。”3.鸟名。身间青,脑上晕深团,老时头部毛变白,故名。《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曾有白头鸟集殿前,权曰:‘此何鸟也?’恪曰:‘白头翁也。’”宋王质《林泉结契·山友辞·白头翁》:“白头翁,白头翁,咀嚼浅紫掐深红。”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新民晚报》1990.3.20:“有一次大风雨后,我在校园的林子里捡到一只小白头翁。”汉
【钟鼎山林】比喻富贵和隐逸。宋辛弃疾《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词:“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疎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