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赠李白注释

【金闺彦】出的才士。语出南朝梁江淹《别赋》:“金闺之诸彦,兰臺之羣英。”明孟称舜《娇红记·会娇》:“金闺彦,联翩占住,小生平昔依慕。”
【青精饭】的乌米饭。相传首为道家太极真人所制,服之延年。后佛教徒亦多于阴历四月八日造此饭以供佛。唐杜甫《赠李白》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上:“青精饭,首以此重穀也。按《本草》:南烛木,今名黑饭草,又名旱莲草,即青精也。采枝、叶,捣叶,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乾,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久服,延年益颜。”谢无量《西湖旅兴怀伯兄五十韵》:“野寺青精饭,江湖白打钱。”

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注释

【呼五白】摴蒲有五白之采,因称博戏时高呼叫采为“呼五白”。《楚辞·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王逸注:“五白,簙齿也。言己棊已梟,当成牟胜;射张食棊,下逃於窟,故呼五白以助投也。”唐杜甫《今夕行》:“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梟卢。”参见“呼卢喝雉”、“五白”。典
【家无儋石】见“家无担石”。漢

送高三十五书记注释

【幽并儿】幽并二州多豪侠之士,故用以喻侠客。语出三国魏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唐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朱琦《狼兵收宁波失利书愤》诗:“迴军与角者为谁?巴州都士幽并儿。”

信安王幕府诗注释

【解倒悬】见“解民倒悬”。
【柏梁篇】泛指应制之作。唐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参见“柏梁体”。
【麟阁像】阁内的功臣像。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帝思麟阁像,臣献《栢梁篇》。”参见“麒麟阁”。典
【翰墨筵】犹文席。谓诗文书画的聚会。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并秉韜鈐术,兼该翰墨筵。”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注释

【玄都坛】坛名。唐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诗:“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松风寒。”蔡梦弼注:“玄都乃汉武帝所筑,在长安南山子午谷中。”朱鹤龄注:“《唐六典》:煬帝改佛寺为道场,道观为玄坛。”金元好问《送郝讲师住崇福宫》诗:“玄都石坛待飈驭,宫殿突兀松轮囷。”
【子午谷】称“子午”。谷名。在今陕西省秦岭山中,为川陕交通要道。据《长安志》载,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汉中府洋县东一百六十里。《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赐食邑杜之樊乡”司马贞索隐引《三秦记》:“长安正南,山名秦岭,谷名子午,一名樊川,一名御宿。”清钱谦益《巡抚云南钱公神道碑》:“覈关寧之万旅,量时日为三运,道通子午之谷,师无庚癸之呼。”清吴伟业《送志衍入蜀》诗:“栈连子午愁烽堠,水落东南洗甲兵。”汉

夜别韦司士,得城字注释

【白马津】渡口名。在今河南省滑县北。《史记·荆燕世家》:“﹝汉王﹞使刘贾将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唐高适《夜别韦司士得城字》:“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三:“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

九曲词三首注释

【御史台】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后周则称司宪。隋及唐皆称御史台。惟唐一度改称宪台或肃政台,不久又恢复旧称。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清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参阅《通典·职官六》、《明会要·职官五》。

自蓟北归注释

【不得意】意;不得志;不称心。《公羊传·庄公六年》:“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史记·太史公自序》:“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唐白居易《醉后听唱<桂华曲>》诗:“此是世间肠断曲,莫教不得意人听。”《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没接着老师的信以前,并且还不曾看见京报,便接着管子金、何麦舟他两家老伯的急脚信,晓得了老师这场不得意。”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就任。”典

洛阳道注释

【万户千门】1.指众多人家。唐李德裕《长安秋夜》诗:“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宋王安石《次韵王胜之咏雪》:“万户千门车马稀,行人却返鸟林飞。”明刘基《楚妃叹》诗:“锦衾一夕梦行云,万户千门冷如水。”参见“千门万户”。2.形容屋宇深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花公主》:“转过墙屋,导至一处,叠阁重楼,万椽相接,曲折而行。觉万户千门,迥非人世。”漢
【天津桥】古浮桥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隋炀帝大业元年迁都,以洛水贯都,有天汉津梁的气象,因建此桥,名曰天津。隋末为李密烧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金以后废圮。唐白居易《和友人洛中春感》诗:“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人?”

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赠李右相林甫)注释

【门下客】门客,食客。唐李白《少年行》:“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吕正献平章军国时,门下客因语次,或曰:‘嘉问败坏家法,可惜。’公不答,客愧而退。”清侯方域《陈将军二鹤记》:“陈将军者闻之而嘆曰:‘鹤之不遇也,有如此夫!’顾谓其门下客:‘有能知鹤者乎?其偕之以来。’”2.学生;弟子。明唐顺之《送邹东郭掌南院》诗:“此去谈经门下客,几人相对坐春风。”汉
【萧何律】所制的典制律令。《汉书·刑法志》:“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説。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姦,於是相国萧何攗摭秦法,取其宜於时者,作律九章。”唐杜甫《忆昔》诗之二:“百餘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亦省称“萧律”。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