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注释
【无愧色】亦作“无媿色”。没有羞惭的表现。《后汉书·郭太传》:“﹝蔡邕﹞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晋书·孙楚传论》:“孙楚体英绚之姿,超然出类,见知武子,诚无媿色。”《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於时伦辈,皆位兼常伯,车服华盛,唯季明独以贫素居之,而无愧色。”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无愧色】亦作“无媿色”。没有羞惭的表现。《后汉书·郭太传》:“﹝蔡邕﹞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晋书·孙楚传论》:“孙楚体英绚之姿,超然出类,见知武子,诚无媿色。”《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於时伦辈,皆位兼常伯,车服华盛,唯季明独以贫素居之,而无愧色。”
【昆仑丘】亦作“崐仑2丘2”。1.三重相迭的土山。《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鋭上为融丘,三成为崐崘丘。”郭璞注:“崐崘山三重,故以名云。”2.指昆仑山。唐高适《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若临瑶池间,想望崑崙丘。”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惜哉瑶池饮,日晏崑崙丘。”
【二千石】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阴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瑯玡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颜师古注:“谓郡守、诸侯相。”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灋。”宋宋□《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翁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蜀郡太守。”
【碣石馆】石宫。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诗之二:“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臺。”唐高适《酬裴员外》诗:“题诗碣石馆,纵酒燕王臺。”亦省作“碣馆”。唐王勃《乾元殿颂》:“风寒碣馆,露惨苏臺。”唐李峤《夏晚九成宫呈同寮》诗:“碣馆分襄野,平臺架射峯。”参见“碣石宫”。典
【燕王台】见“燕臺”。
【太行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沿岸。西缓东陡,受河流切割,多横谷,为东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陘”之称。陈毅《送沉张诸君赴延安》诗:“太行山上辞残雪,延安城头望柳青。”
【行路难】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唐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唐白居易《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十九首及唐李白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羊曇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陈去病《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长安。”
【芝兰室】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即与之化矣。”后以喻贤士之所居。亦指助人从善的环境。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唐高适《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诗:“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阴。”亦省作“芝室”。康有为《大同书》丁部:“凡物皆久而后化,麝食香久则香,蜜(蜂)採花久则甜,此芝室鲍肆之异习而渐化耳。”
【长安道】横吹曲》名。内容多写长安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南朝陈后主、徐陵和唐代韦应物、白居易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感激士】。唐高适《李云南征蛮》诗:“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亦省作“感士”。清恽敬《<坚白石斋诗集>序》:“今夫思妇之朝吟必长,无律吕以节之,而未尝无抗与坠也;感士之夜啸必厉,无声韵以限之,而未尝无调与格也。”
【霍嫖姚】击匈奴名将霍去病。以其受封嫖姚校尉,故名。后亦借指守边立功的武将。北周庾信《咏画屏风》之十:“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唐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蹈海几同陆君实,破家终愧霍嫖姚。”
【门下客】门客,食客。唐李白《少年行》:“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吕正献平章军国时,门下客因语次,或曰:‘嘉问败坏家法,可惜。’公不答,客愧而退。”清侯方域《陈将军二鹤记》:“陈将军者闻之而嘆曰:‘鹤之不遇也,有如此夫!’顾谓其门下客:‘有能知鹤者乎?其偕之以来。’”2.学生;弟子。明唐顺之《送邹东郭掌南院》诗:“此去谈经门下客,几人相对坐春风。”汉
【照乘珠】光亮能照明车辆的宝珠。唐独孤良器《赋得沉珠于泉》:“皎洁沉泉水,荧煌照乘珠。”唐高适《涟上别王秀才》诗:“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道》:“莫因贪看中秋月,失却盘中照乘珠。”亦省作“照乘”。唐李咸用《谢友生遗端溪砚瓦》诗:“玩餘轻照乘,谢欲等悬黎。”《明史·程绍传》:“齐宣王不寳照乘,前史美之。”参见“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