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李制置生日注释

【小朝廷】1.谓地方长官某一方面的规模、行动类似朝廷。指罗致人才之多。《旧唐书·郑从谠传》:“开幕之盛,冠於一时。时中朝瞻望者,目太原为‘小朝廷’,言名人之多也。”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四:“太原名‘小朝廷’,盖以得客之多。”《宋史·忠义传六·陆秀夫》:“李庭芝镇淮南,闻其名,辟置幕中。时天下称得士多者,以淮南为第一,号小朝廷。”2.谓地方长官某一方面的规模、行动类似朝廷。指气焰权势之盛。《宋史·佞倖传·朱勔》:“勔復得志,声焰熏灼。衺人秽夫,候门奴事,自直祕阁至殿学士,如欲可得,不附者旋踵罢去,时谓东南小朝廷。”3.指偏安一隅的政权。宋胡铨《上高宗封事》:“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寧能处小朝廷求活邪!”

菊夏摘则秋茂,朝凉试手注释

【千千万万】1.形容数量极多。唐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宋苏轼《和庐山上人竹轩》诗:“洞外復空中,千千万万同。”夏衍《秋瑾传》第一幕:“您只能救出一个李苹香,您可不能救出千千万万的可怜虫。”2.犹千万,务必。表示恳切丁宁。《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大爷,你可千千万万见了这二个人的面再商量走的话!”

南阁行注释

【亭亭当当】犹亭当。《朱子语类》卷十九:“圣人之言虽是平説,自然周徧,亭亭当当,都有许多四方八面不少了些子意思。”《朱子语类》卷九五:“问亭亭当当之説。曰:此俗语也,盖不偏不倚、直上直下之意也。”
【白衣苍狗】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以“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宋张元干《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词:“白衣苍狗,千古浮名一聚尘。”明宋濂《天竺灵山教寺慈光园昭法师若公塔铭》:“居亡何,退居云门,视荣名利养如白衣苍狗变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东海扬尘犹有日,白衣苍狗刹那间。”清冯桂芬《蒋淡怀惠麓云烟图》诗:“转眼光阴惊代序,白衣苍狗须臾覩。”典

哭吴卿明辅二首注释

【青出于蓝】於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语出《荀子·劝学》:“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杨倞注:“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后因以“青出於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唐白居易《赋赋》:“赋者,古诗之流也。始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復增华於《风》《雅》。”宋刘克庄《哭吴卿明辅》诗之一:“水心文印虽传嫡,青出於蓝自一家。”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王勃‘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时以为奇絶,然亦有所本……勃则青出於蓝矣。”亦作“青出于蓝”。冰心《悼郭老》:“而他的译诗译文,也是青出于蓝,不同凡响!”亦省作“青于蓝”。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德璋生于封谿,而文为雕饰,青于蓝矣。”

西江月(咏云)注释

【白衣苍狗】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以“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宋张元干《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词:“白衣苍狗,千古浮名一聚尘。”明宋濂《天竺灵山教寺慈光园昭法师若公塔铭》:“居亡何,退居云门,视荣名利养如白衣苍狗变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东海扬尘犹有日,白衣苍狗刹那间。”清冯桂芬《蒋淡怀惠麓云烟图》诗:“转眼光阴惊代序,白衣苍狗须臾覩。”典

【南吕】阅金经 春注释

【金步摇】妇女的一种首饰。以金珠装缀,步则摇动,故名。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鬢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明晏振之《香罗带·秋思》套曲:“轻将檀板敲,谩欹柳腰,罗裙半掩金步摇。”程善之《古意》诗:“玉条脱,金步摇,兰泽四溢黄金豪。”典
【杨柳腰】女子苗条的腰肢。元张可久《梧叶儿·席上有赠》曲:“芙蓉面,杨柳腰,无物比妖嬈。”《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他芙蓉面上挂一层威凛凛的严霜,杨柳腰间带一团冷森森的杀气,雄纠纠气昂昂的一言不发。”2.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借指唐白居易歌妓小蛮。《西湖佳话·白堤政迹》:“众亲友听了,俱又惊又笑道:‘声色场中,脂脂粉粉,老先生亦可谓司空见惯矣。况樱桃口、杨柳腰尚在身边,尽可消遣,为何一个商玲瓏,便钟情至此?’”

推官惠李庶子鄂州篆字注释

【珊瑚钩】认为的一种瑞应之物。《孝经援神契》:“珊瑚鉤,瑞宝也,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则见。”《宋书·符瑞志下》:“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宋书·符瑞志》曰:‘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然不言其形状,盖自然之宝也。”2.用珊瑚所作的帐钩。唐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丰屋珊瑚鉤,麒麟织成罽。”清陈维崧《菩萨蛮·秘戏》词:“宝篆镇垂垂,珊瑚鉤响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萧詮诗曰‘珠帘半上珊瑚鉤’,则以珊瑚为鉤耳。”3.比喻文章书画华丽珍贵。唐杜甫《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仇兆鳌注引师尹曰:“珊瑚钩,言文章之可贵。”元虞集《题柯敬仲画》诗:“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词)注释

【赤阑桥】栏桥”。红色栏杆的桥。唐顾况《叶道士山房》诗:“水边垂柳赤阑桥,洞里仙人碧玉簫。近得麻姑书信否,潯阳向上不通潮。”清龚自珍《丑奴儿令·将返羽琌别墅留别沧浪亭僧》词:“赤栏桥外垂杨柳,似我秋心,一阵秋阴,槭槭萧萧秋便深。”胡韫玉《无题》诗:“閒向赤阑桥上望,万丝春雨葬梨花。”

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注释

【白玉楼】人李贺昼见绯衣人,云“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遂卒。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后因以为文人逝世的典故。宋岳珂《桯史·王义丰诗》:“碧纱笼底墨纔乾,白玉楼中骨已寒。”元陈庚《吊麻信之》诗之二:“君恩未赐金莲炬,天闕俄成白玉楼。”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唐朝的诗人李贺……临死的时候,却对他的母亲说:‘阿妈,上帝造成了白玉楼,叫我做文章落成去了。’”

谢呈寇相公召宴注释

【五色诏】晋陆翽《邺中记》:“石季龙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五色詔”指诏书。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詔,珮声归向凤池头。”唐窦常《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明陈汝元《金莲记·觐圣》:“朝罢须裁五色詔,肯将衰朽惜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