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次韵九日寄史推注释

【满城风雨】原指秋天的景象。后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众口喧腾,到处哄动。语出宋潘大临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见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老舍《且说屋里》:“理想的家庭,没闹过一桩满城风雨的笑话,好容易!”《收穫》1981年第4期:“前不久城里的两间男女高小教会学校,不是也因为男生暗中写信给女生要求做朋友,被学校发现,结果两个人都被开除了学籍,引起罢课风潮,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么?”

新滩舟中作注释

【桃花浪】1.犹桃花汛。唐杜甫《春水》诗:“三月桃花浪,江流復旧痕。”宋张元干《满江红》词:“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参见“桃花汛”。2.传说河津桃花浪起,江海之鱼集聚龙门下,跃过龙门的化为龙,否则点额暴腮。见辛氏《三秦记》。后遂以比喻春闱。宋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词:“禹门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鲍氏安国、安行、安世兄弟,三科连中,故程文昌伯禹赠之诗,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乡。”清李渔《慎鸾交·悲控》:“亏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龙门的个个颠狂。”

送程建用注释

【一笑粲】宋苏轼《诅楚文》诗:“辽哉千岁后,发我一笑粲。”宋陆游《赠持钵道人》诗:“相逢一笑粲,滞思得披豁。”
【金花诏】用金花笺写的诏书、诏令。宋苏轼《送程建用》诗:“会看金花詔,汤沐奉朝请。”

送曹子方赴福建运判注释

【武夷君】传说中武夷山的仙人。《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梟破镜……武夷君用乾鱼。”司马贞索隐引顾氏曰:“《地理志》云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处,即《汉书》所谓武夷君。”明吴栻《武夷杂记》:“又考古秦人《异仙録》云:始皇二年,有神仙降此山,曰余为武夷君,统録羣仙,受馆於此。史称祀以乾鱼,乃汉武时事也。今汉祀亭址存焉。”清陈朝俨《武夷游记》:“自一曲入,望幔亭峯,縹緲云际,相传为武夷君宴乡人处。”清钱谦益《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七:“拂衣归揖武夷君,九曲僊山帝许分。”典

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中书作)注释

【畏简书】《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毛传:“简书,戒命也。隣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后以“畏简书”为公务羁身之典。唐李德裕《忆平泉山居赠沉吏部》诗:“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唐皇甫冉《酬李司兵直夜见寄》诗:“见欲扁舟去,谁能畏简书。”

送吴郎中为宣州推官知泾县注释

【谢宣城】朝齐谢朓。朓曾任宣城太守,故称。唐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清姚鼐《入山》诗:“取作分司随口句,惊人无復谢宣城。”典
【何水部】即南朝梁诗人何逊。因其曾兼任尚书水部郎,后世因称之为何水部。见《南史·何逊传》。清孙枝蔚《同孝威仙裳田授饮赵乾符郡丞署中》诗:“且和吟梅何水部,休歌行路鲍参军。”漢
【征虏亭】。在今江苏省江宁县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支道林还东,时贤并送於征虏亭。”刘孝标注引《丹阳记》:“太安中,征虏将军谢安立此亭,因以为名。”唐刘禹锡《金陵怀古》诗:“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宋徐铉《送吴郎中为宣州推官知泾县》诗:“征虏亭边月,鷄鸣伴客行。”典

赠尤丞季端注释

【九转丹】道教谓经九次提炼、服之能成仙的丹药。唐吕温《同恭夏日题导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诗:“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俺不用九转丹成千岁寿,俺不用一斤铅结万年珠。”《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共饮三危露,同餐九转丹。”参见“九转”。

意尽吟注释

【矫情镇物】故意抑制情感,表示镇定,使人不测。《晋书·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驛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牀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四年》“谢安少有重名”元胡三省注:“史氏谓其能矫情镇物,盖因屐齿之折、白鸡之梦而知之耳。”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乔白岩》:“即矫情镇物,亦自难得。胸中若无经纬,如何矫得来。”

寄昌化孙梅泉注释

【布袜青鞋】多指隐者或平民装束。宋杨万里《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诗之二:“布袜青鞋已懒行,不如宴坐听啼鶯。”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整琴书襆被,换布袜青鞋,一隻扁舟载。”2.借指隐居。汉

送道士入天台注释

【蓬莱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山海经·海内北经》:“蓬莱山在海中。”《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祕録并皆在焉。”清孙枝蔚《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诗:“何名西王母,何处蓬莱山。”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