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歌(与卢象、崔兴宗、裴迪、弟缙同赋)注释
【玉山禾】传说中的昆仑山的木禾。南朝宋鲍照《代空城雀》诗:“诚不及青鸟,远食玉山禾。”唐李白《天马歌》:“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飢。”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玉山禾】传说中的昆仑山的木禾。南朝宋鲍照《代空城雀》诗:“诚不及青鸟,远食玉山禾。”唐李白《天马歌》:“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飢。”
【调玉烛】谓四季气候调和;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唐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五:“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大历三年调玉烛,玄元皇帝圣云孙。”仇兆鳌注:“玉烛云孙,喜太平有象。”参见“玉烛”。
【黄发期】《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髮期。”张铣注:“黄髮期,谓寿考也。”唐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诗:“畴昔紫芳意,已过黄髮期。”清唐孙华《读柳诗》诗:“不如刘宾客,收荣黄髮期。”
【逢场作戏】人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开场表演。《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幼年间略读诗书,兼持鎗棒,逢场作戏,遇博争雄。”《水浒传》第二七回:“他们是衝州撞府,逢场作戏,陪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若还结果了他,那厮们你我相传,去戏臺上説得我等江湖上好汉不英雄。”2.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诗》:“逢场作戏三昧俱,化身为医忘其躯。”元马致远《哨遍·张玉嵓草书》套曲:“半世逢场作戏,险些儿误了终焉计。”沈从文《主妇集·王谢子弟》:“七爷却以为女子是水性杨花,逢场作戏不妨,一认真可不成。”
【水长船高】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芭蕉继彻禅师》:“水长船高,泥多佛大。”《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长船高,不曾吃尽苦中苦,早得修成人上人,一时好不兴致。”亦作“水涨船高”。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群众业余创作提高了,专业作家的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这就叫做‘水涨船高’嘛!”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他们有的还不懂得‘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道理,也不愿听‘水涨船高’,只有大家把生产搞好了福利才能提高这道理。”
【愚公谷】在山东省淄博市西。汉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淄水》:“时水又屈而逕杜山北,有愚公谷。”后以喻隐居之地。宋龚鼎臣《东原录》:“徐鉉题雷公井诗,亦曰:‘揜靄愚公谷,萧条羽客家。’”清戴移孝《训子》诗:“已入愚公谷,甘为郑子真。”亦省称“愚谷”。《南史·隐逸传序》:“藏景穷巖,蔽名愚谷。”
【淮南小山】王刘安一部分门客的总称。汉王逸《招隐士》序:“《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二:“吾郡遗文,惟晁无咎《北渚亭赋》最为瑰丽,有淮南小山之遗风。”
【郁郁葱葱】鬱葱”。1.气旺盛貌。汉王充《论衡·恢国》:“初者,苏伯阿望舂陵气鬱鬱葱葱。”宋王安石《南乡子》词:“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宋梅尧臣《江宁李谏议》诗:“陛下始封地,气象常鬱葱。”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香山寺》:“鬱葱佳气,偪窗而来。”《孽海花》第九回:“云气鬱葱,岛屿环青。”2.草木苍翠茂盛貌。宋陈亮《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好招致,对此鬱鬱葱葱,新篘未成醉。”袁静《伏虎记》第三二回:“这三个山头,原来都是松柏成林,郁郁葱葱。”宋王安石《到郡与同官饮》诗:“草木犹疑夏鬱葱,风云已见秋萧索。”明高启《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
【玉腕骝】骏马名。唐杜甫《玉腕骝》诗:“闻説荆南马,尚书玉腕騮。”原注:“江陵节度卫公马也。”仇兆鳌注引邵博之曰:“前足腕肉白,曰玉腕。騮,良马名也。”
【千岩万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巖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唐谷神子《博异志·阴隐客》:“正立而视,乃别一天地日月世界,其山傍向万仞,千巖万壑,莫非灵景,石尽碧琉璃色。”清龚自珍《摸鱼儿》词:“数东南千巖万壑,君家第一奇秀。”叶圣陶《我们的骄傲》:“他说桂林的山好象盆景,一座座地拔地而起,形状尽有奇怪的,可是没有千巖万壑茫茫苍苍的气概。”漢
【十二虫】二支来记人的生年的十二种动物。宋苏辙《守岁》诗:“於菟絶绳去,顾兔追龙蛇。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自注:“是岁壬寅。”参见“十二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