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水宿风餐】水上住宿,临风野餐。形容旅途生活艰苦。元萨都剌《还京口》诗:“吏人莫见参军面,水宿风餐鬢髮焦。”《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张廪生﹞带了四个家人……早晚上道,水宿风餐,早到了成都地方。”吴梅《风洞山·野死》:“奴家于紺珠,随父避难,水宿风餐,长途跋涉。”
【文昌省】别称。宋陆游《寄杨济伯》诗:“昔日文昌省,频年灧澦堆。”参见“文昌臺”。
【澄心纸】堂纸”。
【白玉堂】1.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唐刘方平《乌栖曲》之一:“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唐李商隐《代应》诗:“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宋张孝祥《丑奴儿·王公泽为予言查山之胜戏赠》词:“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2.指翰林院。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宋刘过《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白玉堂深,黄金印大。”
【锦心绣口】比喻优美的文思,华丽的词藻。唐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六,锦心绣口。”《西游记》第六四回:“适闻圣僧之章,诚然锦心绣口。”《红楼梦》第四九回:“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亦作“锦心綉口”。郁雯《李清照》四:“好一个‘绿肥红瘦’!和……‘宠柳娇花’同出自锦心绣口!”
【南极老人】星。旧时以为此星主寿,故常用于祝寿时称颂主人。《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张守节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常以秋分之曙见於景,春分之夕见於丁。见,国长命,故谓之寿昌,天下安寧;不见,人主忧也。”唐李白《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水浒传》第一回:“披髮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亦省作“南极老”。明张伯纯《仙吕点绛唇·寿康对山太史》套曲:“雨过庭除,爽生紈苧。祥光騖,奏瑟吹竽,南极老迎初度。”
【地行仙】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楞严经》卷八:“人不及处有十种仙: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阿难,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絶於人境。”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的人。宋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寿南涧》词:“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明唐寅《题自画守耕图》诗:“昨日三山降除日,长沮同拜地行仙。”2.比喻远行的人。宋文天祥《怀则堂实堂》诗:“中夜想应发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泥滑滑】的别名。因其鸣声如此,故名。宋王安石《送项判官》诗:“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竹鸡》:“蜀人呼为鷄头鶻,南人呼为泥滑滑,因其声也。”2.泥泞。元萨都剌《道中漫兴》诗之二:“竹溪泥滑滑,榕树雨萧萧。”明高启《雨中闲卧》诗:“多少人愁泥滑滑,晓衝风雨客途中。”朱自清《外东消夏录》:“那时节真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路相当好,有点泥滑滑,却不致于‘行不得也哥哥’。”
【神女峰】名。又名望霞峰,巫山十二峰之最。相传巫山神女居此。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有诗凡四十韵》:“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宋陆游《入蜀记》卷六:“过巫山凝真观,謁妙用真人祠,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託。”汉
【昭君村】。在今湖北省兴山县南,相传为汉王昭君的故乡。唐杜甫《负薪行》:“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北有昭君村。”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六:“归州有昭君村,村人生女无美恶,皆灸其面。”清曹寅《巫峡石歌》:“灧澦堆前发棹郎,昭君村中负壶女。”汉
【紫泥封】即紫泥书。唐武元衡《送崔舍人起居》诗:“赤墀同拜紫泥封,駟牡连徵侍九重。”宋辛弃疾《最高楼·闻周氏旌表有期》词:“看明朝,丹凤詔,紫泥封。”元本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动,紫泥封已传丹凤。”参见“紫泥书”。
【千金躯】身体之宝贵。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一:“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唐杜甫《哀王孙》诗:“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清叶廷琯《鸥波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善保千金躯,长视同心结。”典
【恨相见晚】见“恨相知晚”。
【六出花】”。雪花的别称。唐宋之问《奉和春日玩雪应制》诗:“琼章定少千人和,银树长芳六出花。”《全唐诗》卷八六七载《东阳夜怪》诗:“爱此飘颻六出公,轻琼冷絮舞长空。”元白朴《天净沙·冬》曲:“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清周亮工《雪舫再送元润返白门》诗:“入梦三眠柳,移情六出花。”参见“六出”。
【长安少年】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明宋濂《<杏庭摘稿>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於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大钟寺》:“游人坌集,士女如云,长安少年多驰骤车马以为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