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白石烂】古诗《饭牛歌》之一歌辞中语。谓山石洁白耀眼。《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裴駰集解引汉应劭曰:“齐桓公夜出迎客,而宁戚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曰:‘……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禪。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公召与语,説之,以为大夫。”后亦用以代称《饭牛歌》。唐李白《秋浦歌》之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唐李白《南奔书怀》诗:“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宁戚未匡齐,陈平终佐
【蟠桃宴】瑶池举行的蟠桃胜会。后借指庆祝宴会。多用于祝寿。《宣和遗事》前集:“蟠桃宴罢流琼液,勑赐流霞赏万民。”明谢谠《四喜记·椿庭庆寿》:“轻风送十里荷香,舞鹤乱半帘松影,满门齐赴蟠桃宴,人人共祝长生。”
【良辰媚景】良辰美景”。元侯克中《醉花阴》套曲:“你纵宝马,跳金鞍,翫玉京,迷恋着良辰媚景。”《全元散曲·快活三过朝天子四换头·叹四美》:“良辰媚景换今古,赏心乐事暗乘除。”典
【安乐窝】号安乐先生,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后迁洛阳天津桥南仍用此名。曾作《无名公传》自况:“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又作《安乐窝中四长吟》:“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后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宋戴复古《访赵东野》诗:“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元宋方壶《水仙子·隐者》曲:“青山緑水好从容,将富贵荣华撇过梦中,寻着箇安乐窝胜神仙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锦瑟》:“吾家娘子悯君厄穷,使妾送君入安乐窝,从此无灾矣。”粤剧《搜书院》第二场:“淫奔苟合,借书院作安乐窝。”
【金曲卮】金屈卮”。典
【尽场儿】1.到头来;结果。元高文秀《黑旋风》第四折:“专等待来追究,便将他牢监固守,只落得尽场儿都做了鬼胡由。”2.谓自始至终。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没半盏茶时,求和到两回三次,你枉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教那廝越粧模越作势,尽场儿调刺。”
【浩然之气】正气;正大刚直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后汉书·姜肱传》“詔书至门”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肱抗陵云之志,养浩然之气。”元张可久《寄生草·翻归去来辞》套曲:“美哉之志乐田园,浩然之气衝天地。”清李渔《蜃中楼·训女》:“虽然也是些浩然之气,只是刚勇太过,近於嚣张。”
【醉春风】名。又名《怨东风》。参阅《词谱》十四。2.曲牌名。调见《太平乐府》。参阅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乐府》。
【赋归欤】赋归”。典
【死心搭地】塌地”。
【红绣鞋】的红色绣花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2.旧时的一种酷刑。铸铁为鞋,烧红,使人穿之,用以逼供。清俞樾《茶香室三钞·红绣鞋》:“按今小説,有所谓红绣鞋者,铸铁为鞋,烧红,使人著之。”《天雨花》第二一回:“一样叫做红绣鞋,是用生铁打成一双鞋子,向火内烧的通红,使其人赤足穿了,便牵使步行,连著三双,两足化为灰烬。”
【方外友】尘世的朋友。多指僧、道、隐者。《新唐书·隐逸传·田游岩》:“﹝游巖﹞蚕衣耕食,不交当世,惟与韩法昭、宋之问为方外友。”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十:“赵悦道休官归三衢,作高斋而居,禪诵精严,如老烂头陀。与钟山佛慧禪师为方外友。”汉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北。一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山上有敬亭,相传为南朝齐谢朓赋诗之所,山以此名。山高数百丈,千岩万壑,为近郊名胜。唐李白有《独坐敬亭山》诗。参阅《清一统志。安徽·宁国府一》。
【这其间】时候。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这其间可正是我愁时分,则见那巢空翡翠,塚卧麒麟。”明金白屿《王西庄宴集》曲:“这其间游人气侠,主人情切,风景不须赊。”
【孟襄阳】浩然。唐代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人,故称。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汉
【笑靥儿】名。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七月七夕……又以油麵糖蜜造为笑靨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亦省作“笑靨”。清褚人穫《坚瓠八集·食置肉笑靥》:“汾就逮,自分必死,因嘱其家曰:此行无全理,脱幸有恩言,当於餽食中置肉笑靨一,以为信,毋忘。”典
【短檠灯】矮架的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清清旧幃屏。”
【蛾眉月】月初或月末的一种月相。因月球被照亮半球的一小部分,形似蛾眉,故称。如:在地球上看月亮,有时像镰刀,这叫“蛾眉月”。
【昏惨惨】形容昏暗。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灯儿一点甫能吹灭,雨儿歇,闪出昏惨惨的半窗月。”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看那昏惨惨征尘遮的遍地黑,焰腾腾燎火烧的半天红。”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静萧萧枯藤老树,昏惨惨远岫残霞。”《红楼梦》第五回:“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亦省作“昏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此时月色蒙朧,天光昏惨。”清姚燮《谁家七岁儿》诗:“乱木鬱昏惨,斜日风头抢。”
【调羹鼎】事。明张凤翼《红拂记·仗策渡江》:“囊中黄石包玄妙,腰下青萍射斗牛,调羹鼎,济川舟,云龙风虎岂难投。”参见“调羹”、“调鼎”。
【终南捷径】1.唐卢藏用举进士,隐居终南山中,以翼征召,后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司马承祯尝被召,将还山,藏用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僕视之,仕官之捷径耳。”见唐刘肃《大唐新语·隐逸》。后因以“终南捷径”比喻谋求官职或名利的捷径。宋刘克庄《水龙吟·己亥自寿》词之二:“叹终南捷径,太行盘谷,用卿法、从吾好。”元薛昂夫《庆东原·自笑》曲:“向终南捷径争驰骤,老来自羞。”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本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2.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马南邨《燕山夜话·从三到万》:“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呢?”
【玉参差】镶玉的无底排箫。一说即玉笙。唐杜牧《望少华》诗之三:“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宋姜夔《寄田郎》诗:“翦烛屡呼金凿落,倚窗閒品玉参差。”
【咬文嚼字】“咬文嚙字”。亦作“咬文啮字”。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不中吃,不中使……又则道俺咬文嚼字。”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明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朱焘《北窗呓语》:“酒场遇不读书人,所行觴政,切不可咬文啮字,兼以诗词困人。”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儒林外史》第九回:“﹝杨执中﹞还在东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画脚的不服。”胡适《<水浒传>考证》:“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啮字的评文,但我却又有点‘考据癖’。”马南邨《燕山夜话·不求甚解》:“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汉
【水晶宫】见“水精宫”。
【病厌厌】懨”。
【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的美貌。亦指代美女。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元汤式《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套曲:“叫喳喳锦缆移,闹垓垓画桨摇。那里取明眸皓齿姆军稍,更做道孙武子教得来武艺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一日晨兴,有少女搴帘入,明眸皓齿,光艷照人。”清钮琇《觚賸·团圆》:“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当时当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闲的下午……想有一个明眸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他们谈笑。”
【酒病花愁】色而引起的烦愁。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
【相思债】比喻男女相思情深如负孽债。元马致远《夜行船》套曲:“据他有魂灵宜赛多情社,俺心合受这相思业。”漢
【丽春园】“丽春院”。相传是名妓苏卿的住处。后来成为艺妓歌女的居处或妓院的通称。元吴昌龄《端正好·美妓》套曲:“莫不是丽春园苏卿的后身,多应是西厢下鶯鶯的影神。”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留得黄金等身在,终须买断丽春园。”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三折:“好也囉!你是一箇丽春院柳盗跖。”《金瓶梅词话》第三二回:“伯爵在旁説道:‘乔上尊,你请坐,交他侍立。丽春院粉头供唱递酒是他的职分,休要惯了他。’”典
【唇枪舌剑】言辞锋利,争辩激烈。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也曾经略略的赶了一下热闹,在许多唇枪舌剑中,以为那时我发表的所说,倒也不算怎么分析错了的。”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换唇枪舌剑,议倾坛席。”脣鎗舌劍:唇如枪,舌似剑。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凭着我脣枪舌剑定江山。”亦作“脣鎗舌剑”。明王錂《春芜记·解嘲》:“他要相凌併,故把这脣鎗舌剑陷你在锦阵花营。”典
【萼绿华】中女仙名。自言是九嶷山中得道女子罗郁。晋穆帝时,夜降羊权家,赠权诗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唐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萼緑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亦省称“萼緑”。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上元点鬟招萼緑,王母挥袂别飞琼。”2.指绿萼梅花。宋范成大《范村梅谱》:“緑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緑华。京师艮岳有萼緑华堂,其下专植此本。”
【九曲肠】喻无限的忧思。《再生缘》第七二回:“恨无彩凤双飞翼,空有羝羊九曲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