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越调】金蕉叶注释

【燕赵风】古代燕赵多慷慨激昂之士,后以“燕赵风”指刚强不屈的气概。唐韦应物《送崔押衙相州》诗:“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调笑令】1.词牌名。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等。单调。分两体:一体为三十二字,平仄韵换叶。起句二字重迭。又一体仄韵三十八字,词之前用七言古诗八句,并以诗的末句二字,为词的首句二字。2.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与词牌三十八字体相同,用在套曲中。
【络丝娘】缫丝女子。宋苏轼《浣溪沙》词:“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2.即络纬。《尔雅翼·释虫》:“莎鸡……率以六月振羽作声,连夜札札不止,其声如纺丝之声,故一名梭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茅盾《有志者》四:“他听得络丝娘在窗外草堆里刮拉刮拉,多么有劲!”参见“络纬”。汉
【连理树】两树交合在一起。多比喻恩爱夫妇。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一》:“水出西溪,东流,水上有连理树。”明汤式《一枝花·自省》套曲:“并头莲忙折,连理树勤栽。”明沉鲸《双珠记·夫妻永诀》:“连理树,青青荣,一夜风威凛冽,双枝崩裂成凋零。”

【中吕】阳春曲_知几知荣知注释

【暗点头】朱衣点头。传为宋欧阳修主考阅卷事。后“暗点头”遂成科举中选的代称。《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旧年曾作登科客,今日还期暗点头。”清张岱《夜航船·会试》:“欧阳修知贡举,考试閲卷,常觉一朱衣人在座后点头,然后文章入格。始疑传吏,及回视,一无所见,因语同列而三嘆。常有句云:‘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点头。’”参见“朱衣点头”。
【今朝有酒今朝醉】日有酒今日醉”。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比喻只图眼前享乐。唐权审《绝句》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宋晏殊《秋蕊香》词:“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长无睡。”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一折:“常言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魏文建《华阳游击队》:“不能今日有酒今日醉,还应该节省点,拿出一部份救济穷苦的老百姓。”
【乐山乐水】各自爱好不同。语本《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程外书》卷七:“乐山乐水,气类相合。”典
【害相思】因极度思念而产生愁闷、痛苦。《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调唆织女害相思,引得嫦娥离月殿。”清李渔《风筝误·婚闹》:“为甚的一载分离人便老,全不似旧日的莲花貌,莫不是担愁闷,害相思,因此上把容焦。”

【仙吕】点绛唇_翻《归去来注释

【归去来】篇名。晋陶潜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2.回去。唐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混江龙】1.曲牌名。属北仙吕宫。元王实甫《西厢记》、明汤显祖《牡丹亭》、清李渔《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2.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淮扬外江各砲船陆续撤回,临清以上浅阻堪虞,混江龙费工无用,可作罢论。”

【南吕】一枝花 行乐注释

【春风和气】形容温和融乐的气氛或和善的态度。金王若虚《<论语辨惑>总论》:“学者一以春风和气期之,凡忿疾讥斥之辞,必周遮护讳而为之説。”《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二年》:“都民当抚縻,使常在春风和气中,不可使有愁叹。”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讐,你放些个春风和气将他来待,免得喒一度可喜两度丑。”
【丽春园】“丽春院”。相传是名妓苏卿的住处。后来成为艺妓歌女的居处或妓院的通称。元吴昌龄《端正好·美妓》套曲:“莫不是丽春园苏卿的后身,多应是西厢下鶯鶯的影神。”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留得黄金等身在,终须买断丽春园。”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三折:“好也囉!你是一箇丽春院柳盗跖。”《金瓶梅词话》第三二回:“伯爵在旁説道:‘乔上尊,你请坐,交他侍立。丽春院粉头供唱递酒是他的职分,休要惯了他。’”典
【倒凤颠鸾】女间的性行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绣幃里效绸繆,倒凤颠鸞百事有。”元曾瑞《一枝花·买笑》套曲:“却想美甘甘尤云殢雨,喜孜孜倒凤颠鸞。”《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二人倒凤颠鸞,顷刻云收雨散。”2.指织品上的花纹图案。金元好问《赠答张教授仲文》诗:“天孙繰丝天女织,倒凤颠鸞金粟尺。”

【南吕】金字经_稽山春晚若注释

【归去来】篇名。晋陶潜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2.回去。唐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语本《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唐李群玉《自遣》诗:“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山谷尝自赞其真曰:‘似僧有髮,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盖亦取诗僧淡白写真诗耳。淡白云:‘已觉梦中梦,还同身外身。堪嘆余兼尔,俱为未了人。’”《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不谈民生国计,不谈人情物理,不谈柴米油盐;只谈些那无尽无休的梦中梦,何思何想的天外天。”

【南吕】阅金经 春注释

【金步摇】妇女的一种首饰。以金珠装缀,步则摇动,故名。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鬢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明晏振之《香罗带·秋思》套曲:“轻将檀板敲,谩欹柳腰,罗裙半掩金步摇。”程善之《古意》诗:“玉条脱,金步摇,兰泽四溢黄金豪。”典
【杨柳腰】女子苗条的腰肢。元张可久《梧叶儿·席上有赠》曲:“芙蓉面,杨柳腰,无物比妖嬈。”《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他芙蓉面上挂一层威凛凛的严霜,杨柳腰间带一团冷森森的杀气,雄纠纠气昂昂的一言不发。”2.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借指唐白居易歌妓小蛮。《西湖佳话·白堤政迹》:“众亲友听了,俱又惊又笑道:‘声色场中,脂脂粉粉,老先生亦可谓司空见惯矣。况樱桃口、杨柳腰尚在身边,尽可消遣,为何一个商玲瓏,便钟情至此?’”

【越调】凭阑人_众远楼上画注释

【天台山】1.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山﹞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晋支遁《天台山铭》序:“剡县东南有天台山。”2.山势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由赤城、瀑布、佛陇、香炉、华顶、桐柏诸山组成。主峰华顶海拔1133米,多悬崖、峭壁、飞瀑等名胜。为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道教曾以天台为南岳衡山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发源于此。相传汉刘晨、阮肇入此山采药遇仙。

【中吕】红绣鞋_次韵剑击西注释

【归去来】篇名。晋陶潜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2.回去。唐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春花秋月】1.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若是氏儿前程远大,将来嫁得一个良人,一似尊神模样,偕老百年,也不辜负了春花秋月。”2.指岁序更迭。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愁配》:“非干是你爹意坚,怕春花秋月,误你芳年。”清孙德祖《<小螺盦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春花秋月一年年,静锁红闺镇日閒。”

【双调】湘妃怨注释

【钱塘江】亦作“钱唐江”。浙江的下游,称钱塘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三国吴韦昭注:“三江,吴江、钱唐江、浦阳江。”崔左夫《钱塘风雨》:“钱塘江的江水向上游奔涌着,江面越来越显得宽阔。”亦省作“钱塘”。唐李朝威《柳毅》:“寡人之爱弟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初,张公之行,赵元镇丞相以诗送之云:速宜浄埽妖氛了,来看钱塘八月潮。”漢
【紫云英】牡丹花名。唐元稹《西明寺牡丹》诗:“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2.草名。又名红花草。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在地面上,花紫红色或白色,果实为荚果。根部有根瘤菌。可做饲料和绿肥。3.紫色云母。古代方士以为仙药。明高启《乘鲤桥》诗:“左招骑龙君,右携乘鸞子。笑餐紫云英,同咏珠宫里。”典
【鸱夷子】皮。唐李白《古风》之十八:“何如鴟夷子,散髮棹扁舟。”宋周密《齐东野语·范公石湖》:“岂鴟夷子成功於此,扁舟去之。”《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范蠡乃越国之上卿,因献西施於吴王夫差,就中取事,破了吴国。后见越王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鴟夷子。”参见“鴟夷子皮”。

【双调】清江引_咏笑靥儿一注释

【笑靥儿】名。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七月七夕……又以油麵糖蜜造为笑靨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亦省作“笑靨”。清褚人穫《坚瓠八集·食置肉笑靥》:“汾就逮,自分必死,因嘱其家曰:此行无全理,脱幸有恩言,当於餽食中置肉笑靨一,以为信,毋忘。”典

【小石调】恼煞人注释

【狗行狼心】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为你两头白麵搬兴废,转背言词説是非。这廝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江淹梦笔】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尔后为诗遂无佳句。后因以“江淹梦笔”喻才思减退。元白朴《恼煞人》套曲:“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人间岂无成与破。”参见“江淹才尽”。典
【牵肠割肚】非常想念。元白朴《小石调·恼煞人》曲:“为忆小卿,牵肠割肚,悽惶悄然无底末。”《全元散曲·四换头·相思》:“牵肠割肚,一自别来信也无。”明李日华《南西厢记·草桥惊梦》:“你衾寒枕冷,凤分与鸞拆,月圆被云遮。这牵肠割肚,到如今义断与恩絶,寻思来痛伤嗟。”2.形容内心悲痛如刀割。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二哥活受地狱……三哥打得更毒,老身牵肠割肚。”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土地也不胡突,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得俺张善友牵肠割肚。”

【黄钟】人月圆_山中书事兴注释

【不如归去】杜鹃啼声酷似人言“不如归去”,因用为催人归家之词。《蜀王本纪》:“蜀望帝淫其臣鱉灵之妻,乃禪位而逃,时此鸟适鸣,故蜀人以杜鹃鸣为悲望帝,其鸣为不如归去云。”宋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亦省作“不如归”。宋范仲淹《越上闻子规》诗:“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宋陈瓘《满庭芳》词:“春鹃语,从来劝我,长道不如归。”
【若耶溪】溪名。出浙江省绍兴市若耶山,北流入运河。相传为西施浣纱之所。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宋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词:“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明冯梦龙《挂枝儿·藕》:“藉儿好一箇嫩白的肌体,深深的住在若耶溪。”参见“若耶”。漢
【蓬莱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山海经·海内北经》:“蓬莱山在海中。”《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祕録并皆在焉。”清孙枝蔚《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诗:“何名西王母,何处蓬莱山。”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