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葛巾歌(贝州漳南县赠杨炯燗)注释

【犊鼻裈】“犊鼻裩”。亦省作“犊鼻”。亦省作“犊裩”。1.短裤,一说围裙。形如犊鼻,故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越王服犊鼻,着樵头。”《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相如身自著犊鼻褌。”王先谦补注:“但以蔽前,反繫于后,而无袴襠,即吾楚所称围裙是也。”《梁书·文学传下·谢几卿》:“后以在省署,夜著犊鼻褌,与门生登阁道饮酒酣嘑,为有司纠奏,坐免官。”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看客们都屏着气,台上就闯出一个不穿衣裤,只有一条犊鼻褌,面施几笔粉墨的男人,他就是‘男吊’。”2.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琴挑富家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文君私奔,与相如在临邛卖酒。“文君当壚,相如身自著犊鼻褌与佣保杂作,涤器於市中。”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用为卖酒的典故。《晋书·鲁褒传》:“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宋晏几道《题司马长卿画像》诗:“犊鼻生涯一酒壚,当年嗤笑欲何如?”元方夔《卢明之开炉》诗:“燕頷已空西塞梦,犊裩莫遣远山愁。”明孙柚《琴心记·当垆市中》:“丈夫沦落竟何言,犊鼻含羞只自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王与僕人躬同操作,卖酒贩浆其中……积年餘,渐能蓄婢媪,王自是不着犊鼻,但督课而已。”3.三国魏阮籍、阮咸叔侄,俱名列竹林七贤。阮族所居,在道北的都是富户,在道南的都为贫家。

九老图诗注释

【辽东华表】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於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以“辽东华表”称久别的故乡。典

戏问牛司徒注释

【醉舞狂歌】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宋范成大《玉楼春》词:“蓝桥仙路不崎嶇,醉舞狂歌容倦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我这里醉舞狂歌,繁华梦已参破。”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注释

【校书郎】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郞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唐以后历代因之。明以后不置。《后汉书·梁慬传》:“校书郎马融上书讼慬与护羌校尉庞参。”王先谦集解“盖中郎、侍郎、郎中,通谓之三署郎,校书郎中本可省称校书郎,犹尚书僕射之省称尚书耳。”《后汉书·杨终传》:“显宗时,徵诣兰臺,拜校书郎。”《魏书·律历志上》:“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张洪,故太史令张明豫息盪寇将军龙祥,校书郎李业兴等三家并上新历,各求申用。”唐元稹《赠三吕校书》诗:“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宣和遗事》后集:“遣校书郎卫肤敏为贺生辰使。”参阅《通典·职官八》。

送客归京注释

【九衢尘】。借指烦扰的尘世。唐陆龟蒙《渔具·篛笠》诗:“不识九衢尘,终年居下泂。”前蜀杜光庭《思山咏》:“因卖丹砂下白云,鹿裘惟惹九衢尘。”宋王禹偁《马上偶作寄韩德纯道士》诗:“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夜深行注释

【百牢关】名。隋置,原名白马关,后改。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唐杜甫《夔州歌》之一:“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唐险过百牢关。”唐李商隐《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诗:“武关犹悵望,何况百牢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百牢关在州西南,隋开皇中置,以蜀路险,号曰百牢也。或曰,其地有百牢谷,因名。”亦省作“百牢”。唐郑馀庆《和黄门相公诏还题石门洞》:“地分三蜀限,关志百牢名。”汉

新丰路逢故人注释

【不得意】意;不得志;不称心。《公羊传·庄公六年》:“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史记·太史公自序》:“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唐白居易《醉后听唱<桂华曲>》诗:“此是世间肠断曲,莫教不得意人听。”《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没接着老师的信以前,并且还不曾看见京报,便接着管子金、何麦舟他两家老伯的急脚信,晓得了老师这场不得意。”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就任。”典

小池二首注释

【蒲葵扇】的扇。俗称蒲扇。《晋书·谢安传》:“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诗:“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閒眠对水鸥。”许地山《缀网劳蛛·换巢鸾凤》:“他一手用蒲葵扇挡住当午的太阳……望发出蝉声的梧桐前进。”

曲江早秋注释

【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参阅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