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行五首注释
- 阅读更多 关于 蓟门行五首注释
- 8 次浏览
【霍将军】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后借指功大位高的武将。唐高适《蓟门》诗之一:“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唐崔颢《霍将军》诗:“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霍将军】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后借指功大位高的武将。唐高适《蓟门》诗之一:“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唐崔颢《霍将军》诗:“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白玉盘】盆的美称。唐李白《白胡桃》诗:“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唐杜甫《种莴苣》诗:“登於白玉盘,藉以如霞綺。”2.喻指圆月。唐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清吴伟业《中秋看月有感》诗:“晚悟盈亏理,愁君白玉盘。”
【砥柱中流】山屹立在黄河急流之中。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元侯克中《题韩蕲王世忠卷后》诗:“砥柱中流障怒涛,折衝千里独贤劳。”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我砥柱中流,偏喜雪中送炭。”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不能够砥柱中流,怕他年故国含羞。”李大钊《青春》:“青年乎!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参见“砥柱”。汉
[1]浮图:僧人。[2]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后移居开封。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因故除名,隐居苏州,建沧浪亭。今集中有《沧浪亭记》。[3]吴越:五代十国之一,钱镠所建立,占有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地区。传五主。[4]广陵王:钱元璙,字德辉,钱镠子。曾为苏州刺史。元瓘时进检校太师中书令。后封广陵郡王。[5]孙承祐:钱塘人。吴越主钱俶纳其姊为妃,因擢处要职,曾为中吴军节度使。后随钱俶归宋。[6]淮海纳士:指吴越国主钱俶献其地于宋。[7]姑苏之台:姑苏台,在今苏州城西南。据传是春秋末期由吴王阖闾、夫差两代君主所建,工程浩大。越灭吴,被焚毁。[8]五湖:这里指太湖。[9]太伯:周先祖太王长子,相传太王欲传位给季历,他和弟弟仲雍避居江南,开发吴地,为吴国的始祖。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虞仲:即仲雍。[10]阖闾:一作阖庐,即姬光。他派专诸刺杀吴王璙,代立为王,屡败楚兵,曾攻入楚都郡。后为越王勾践战败。夫差:吴王阖闾之子。继位后,誓报父仇。在夫椒大败越兵,后又被越王勾践所攻灭。[11]子胥: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种:文种,越国大夫。蠡:范蠡,越国大夫,他们都是春秋末吴越争霸的主要人物。[12]澌(sī)然:灭尽的样子
【寒山子】诗僧,居浙江天台寒岩,因称寒山子或寒山。与国清寺僧拾得友善。好吟诗唱偈,有诗三百馀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三卷。唐寒山《诗》之一七八:“多少天台人,不识寒山子。莫知真意度,唤作閒言语。”唐李山甫《山中寄梁判官》诗:“更无尘事心头起,还有诗情象外来。康乐公应频结社,寒山子亦患多才。”
【梁父吟】亦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梁甫,即梁父,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为葬歌。今传诸葛亮所作《梁甫吟》辞,乃述春秋齐相晏婴二桃杀三士事;李白所作辞,则抒写其抱负不能实现的悲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晋陆机《拟古诗·拟今日良宴会》:“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宋王安石《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客主竟何事?萧条《梁父吟》。”康有为《己丑上书不达出都》诗:“落魄空为《梁父吟》,英雄穷暮感黄金。”
【邯郸枕】《枕中记》载:卢生于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翁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就枕入梦,历尽人间富贵荣华。梦醒,店主蒸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枕”喻虚幻之事。宋苏轼《送安节》诗:“一杯归诵此,万事邯郸枕。”金元好问《送杜招抚归西山》诗:“邯郸枕上人初觉,《秋水篇》中物已齐。”清惜秋旅生《维新梦·入梦》:“愁中欲借邯郸枕,悽惻神鷄不可听。”
【田舍翁】稼汉。唐白居易《买花》诗:“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金元好问《族祖处士墓铭》:“人言田舍翁不通晓,果然!”清赵翼《归田即事》诗:“怜他未惯蓬茅宅,笑我原来田舍翁。”
【小行年】家谓每一年所行之运。唐张籍《赠任道人》诗:“欲得定知身上事,凭君为算小行年。”元马祖常《赠杨洞天道人》诗:“题诗秋卷了,为説小行年。”参见“小运”。典
老子说:“古代太平之世达到极盛时期的时候,虽然邻国的百姓彼此望得见,鸡犬之声彼此听得见,但人们各自以为自家的食物最香甜,衣裳最漂亮,习俗最安适,职业最快乐。以至于老死也不相往来。”要是谁以此为目标,而在近代去涂饰堵塞老百姓的耳目,使他们再回复到往古的时代,那就几乎是行不通的了。太史公说:神农以前的事,我已无从考知了。至于《经》、《尚书》所记载的虞、夏以来的情况,还是可以考知的:人们的耳朵、眼睛要竭力享受声、色之乐,嘴里要吃尽各种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而心里又羡慕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即使用高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去劝导,到底也不能使他们改变,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进行教育,再其次是制定规章,限制他们的发展。而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太行山以西出产大量的木材、竹子、楮树、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盛产鱼、盐、漆、丝,又有歌舞和女色;江南出产楠树、梓树、生姜、桂皮、金、锡、铅、朱砂、犀角、玳瑁、珠玑、象牙、皮革;龙门、碣石以北盛产马、牛、羊、毡、裘、筋、角;至于铜、铁则分布在千里的疆土上,各处的山都出产,真是星罗棋布。这是大概的情形。所有这些都是中原地区人民喜爱的必需品,通常用来做穿着、吃喝、养生送死的东西。
【别有洞天】世之外,另有仙境。洞天,道教用以称仙人所居之处。唐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层层。”2.另开一种境界。众一《漫话散文诗》:“前者气象浑灏,后者景物细小……达到了字字取精用宏,段段别有洞天,显示出高度洗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的艺术特色。”
【魏紫姚黄】两个名贵品种。宋曹冠《凤栖梧·牡丹》词:“魏紫姚黄凝晓露,国艳天然。”亦省作“魏姚”。宋梅尧臣《和石昌言求牡丹栽》:“莫问西都品,存吾旧友评,会应包萼吐,可与魏姚并。”参见“魏紫”、“姚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