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

蜀先主庙注释

⑴蜀先主庙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白帝山上,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 ⑵天下英雄:《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⑶“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⑷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此代指刘汉帝业。“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⑸相:此指诸葛亮。 ⑹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⑺“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东迁洛阳,被命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上方注释

【个中人】此中人。指在某方面体验颇深,熟知内情的人。明汪錂《春芜记·定计》:“或者他晓得我也是个中人,要寻我去帮閒,也未可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兄弟你也是个中人,怎学别人説淡话。”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2.隐语。指娼妓。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二嫂萧娥,他原是个中人,我替他礼案上除了名字,弃贱从良,就嫁我做个次妻。”箇中人:1.此中人,局中人。常指深悟其理或亲历其境者。宋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诗:“我非箇中人,何以默识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箇中人,无妨一戏。’”清李渔《比目鱼·利逼》:“爹爹与母亲都曾做过生旦,也是两位箇中人,岂有解不出的道理?”一本作“个中人”。2.暗指妓女。明无名氏《勘金环》楔子:“兄弟李仲义,他媳妇儿是王腊梅,他是箇箇中人,好生的不贤慧。”典

竹林伤田家注释

【粉白黛绿】黑。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閒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入门,则粉白黛緑者,纷集顾问。”冰心《六一姊》:“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膏粱纨袴】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怀帝》:“晋武分诸王使典兵,晋不竞矣。彼皆膏粱紈袴之子也。”清钮琇《觚賸·汉东君》:“今三吴之间,簪缨云集,膏粱紈袴,形同木偶。”《红楼梦》第五六回:“真真膏粱紈袴之谈!你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循梅路口四首注释

【肘后方】撰医书《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意谓卷帙不多,可以悬于肘后。后因借以泛指随身携带的丹方。唐白居易《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诗:“每因同醉乐,自觉忘衰疾,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宋黄庭坚《几道复觅槟榔》诗:“蛮烟雨里红千树,逐水排痰肘后方。”清方文《赠李德纯丈》诗:“高人形似鹤,恰喜髩如霜,不卖壶中药,惟传肘后方。”

和中丞晏尚书圆丘观礼注释

【夜未央】夜未尽,谓夜深还未到天明。《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孔颖达疏:“谓夜未至旦。”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宋杨万里《除夕留子上伯玉子西小酌》诗:“维风及雨岁云暮,不醉无归夜未央。”清吴嘉纪《拟古》诗:“酒阑亲昵散,嗟哉夜未央!”

醉笔注释

【绛县老人】《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絳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絳县老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昔絳县老人屈在泥涂,赵孟升之,诸侯用睦。”清钱谦益《<王氏族谱>序》:“里中王氏兆吉纂修族谱,既卒事,以余为絳县之老人,就而问焉。”亦省作“絳人”、“絳老”、“絳生”。唐刘长卿《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诗:“天清婺女出,土厚絳人多。”宋秦观《代谢历日表》:“宣布詔条,预识金穰之岁;省观风俗,不疑絳老之年。”宋苏辙《赠史文通奉议》诗之二:“早岁识巖客,近时逢絳生。”

首夏即事与丘与权同韵作注释

【探龙颔】举得第。亦以喻冒犯君威。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桂堂纵道探龙頷,兰省何曾驻鹤心。”章炳麟《箴新党论》:“汉官之视虏主,无以异於吾族帝王,乃欲昂首伸眉,上法先正,外饰直言之名,内有植党之志,真昔人所谓探龙頷、批逆鳞者。”参见“探驪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