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简介

朱淑真,宋女作家。
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据况周颐《蕙风词话》:「淑贞与曾布妻魏氏(魏夫人)为词友。
」可知为北宋末至南宋初人。
出身于仕宦之家。
少时警慧,喜读诗书,工书画,晓音律。
自称「翰墨文章之能,非妇人女子之事,性之所好,情之所钟,不觉自鸣尔」(《掬水月在手诗序》)。
成年与一俗吏结婚,曾随丈夫宦游异乡。
但夫妻情趣不同,感情不合,精神极为痛苦,忧郁而终。
一生创作颇多,死后「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魏仲泰《断肠诗集序》)。
词多幽怨,流于感伤。
也能诗。
思想内容大多表现孤单寂寞的生活和苦闷哀愁的情感。
反映了封建社会一位富有才情的妇女婚姻不美满、精神上备受压抑的痛苦。
由于她在少女时代曾有过真挚纯洁的爱情,后由父母作主婚配不当,所以在词里有对过去爱情生活大胆、率真的描写,对往日情人的思恋。
表现了对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向往和追求。
《断肠词》受柳永、周邦彦的影响较大,语言清新婉丽,善于运用细腻、委曲的手法,描摹优美的自然景物,并融情入景,表达忧怨悲愤之情。
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
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
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
父母复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
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
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顺治辛卯,有云间客扶乩于片石居。
一士以休咎问,乩书曰:「非余所知。
」士问仙来何处,书曰:「儿家原住古钱塘,曾有诗篇号断肠。
」士问仙为何氏,书曰:「犹传小字在词场。
」士不知《断肠集》谁氏作也,见曰「儿家」,意其女郎也,曰:「仙得非苏小小乎?」书曰:「漫把若兰方淑士,」曰:「然则李易安乎?」书曰:「须知清照易贞娘,朱颜说与任君详。
」士方悟为朱淑真,故随问随答,即成浣溪沙一阕。
随又拜祝,再求珠玉。
乩又书曰:「转眼已无桃李,又见荼蘼绽蕊。
偶尔话三生,不觉日移阶晷。
去矣去矣,叹惜春光似水。
」乩遂不动。
或疑客所为,知之者谓客只知扶乩,非知文者。
(《湖壖杂记》)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词。
南宋魏仲恭曾为之辑《断肠诗集》10卷,《后集》8卷。
有明代毛晋汲古阁《诗词杂俎》本、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等,共收词20多首。
《断肠集》有宋郑元佐注本。
在中国词史上,朱淑贞是仅次于李清照的女词人。
朱淑真相关资料
一、其生平,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栖居士,祖籍浙江海宁路仲,世居桃村。工诗,嫁为俗吏为妻,不得志殁”。幽栖居士之说,最早见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 学术界已断为伪托;世居桃村,则不详其说从来。此外各项均见宋魏仲恭《断肠集序》,而据集中《春日书怀》“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可知,其夫亦曾仕宦。因此除钱塘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外,诗人生平… 详细介绍
生前曾自编诗词集(《写怀二首》“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死后散佚。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宛陵魏仲恭(端礼)辑为《断肠集》十卷,未几钱唐郑元佐为之作注,并增辑后集七卷(一本把第七卷厘为两卷,作八卷)。此外尚有《断肠词》一卷行世。 朱淑真诗,以清汪氏艺芸书舍影元抄《新注朱淑真断肠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民国徐乃昌影元刻本(简称元刻本)、清… 详细介绍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 详细介绍
后人给朱淑真的诗集作序,说她“嫁为市井民妻”,当根据考证,她的丈夫应该不是普通市民,而是一个小官吏,朱淑真所不满于他的,并不是无财无势,而是才学不能相称,心灵无法沟通。婚后不久,她便因失望而发出了这样的抱怨:“鸥鹭远洋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对于《生查子》词,作者究竟是欧阳修还是朱淑真,一直都存有争议。词的含义浅白易懂,… 详细介绍
朱淑真的热门古诗
【卜算子】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剩。
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生查子】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
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念奴娇】
催雪二首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
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
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
对景真愁绝。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
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菩萨蛮】
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
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
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