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蒲牢敂晓鲸,玉珂金钥恍心惊

竹外蒲牢敂晓鲸,玉珂金钥恍心惊

诗句读音
玉珂金钥恍心惊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ù kējīnyuè|yào3xīnjīng
竹外蒲牢敂晓鲸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zhúwàipú láoxiǎojīng

竹外蒲牢敂晓鲸,玉珂金钥恍心惊释义

【玉珂】1.马络头上的装饰物。多为玉制,也有用贝制的。晋张华《轻薄篇》诗:“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唐李贺《马》诗之二二:“汗血到王家,随鸞撼玉珂。”王琦汇解:“玉珂者,以玉饰马勒之上,振动则有声,故有‘撼玉珂’、‘鸣玉珂’之语。”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六:“亦曾橐笔侍鑾坡,午夜天风伴玉珂。”2.指马。宋司马光《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诗四首谢之》之二:“絳闕朝归散玉珂,不游不饮奈春何?”明何景明《对雪怀刘朝信》诗:“何处玉珂迷紫陌,几家银烛照华筵。”3.指高官显贵。唐灵澈《元日观郭将军早朝》诗:“今朝始见金吾贵

【金】〔古文〕《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又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

【钥】《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說文》本作。關下牡也。《揚子·方言》戸鑰,自關而西謂之鑰。《抱朴子·至理卷》堅玉鑰於命門,結北極於黃庭。又通作籥。《戰國策》齊君之魯,魯人投其籥,不果內。《史記·蕭相國世家》高祖出征,何每居守管籥。又入也。《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註》鑰,入也。

【恍】《集韻》《韻會》虎晃切。與慌怳同。《老子·道德經》惚兮恍兮。又《廣韻》古黃切《集韻》姑黃切,音光。武也。本作僙。通作光。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惊】《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又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竹】《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

【蒲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兽。据说它吼叫的声音非常宏亮,故古人常在钟上铸上蒲牢的形象。《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李善注引三国吴薛综曰:“海中有大鱼曰鍄,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輒大鸣。凡鐘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於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后因以“蒲牢”为钟的别名。唐皮日休《寺钟暝》诗:“重击蒲牢唅山日,冥冥烟树覩栖禽。”清赵翼《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可许我来叩舂容,蒲牢一声震寥廓。”

【晓】《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又《揚子·方言》遇也。又嬴也。又《博雅》說也。又快也。又《玉篇》慧也。

【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說文》本作,海大魚也。《玉篇》魚之王。《古今注》鯨魚者,海魚也。大者長千里,小者數十丈。其雌曰鯢,大者亦長千里,眼如明月珠。互詳鯢字註。《後漢·班固傳》於是發鯨魚,鏗華鐘。《註》海岸中有大魚名鯨。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鯨魚,鯨魚擊蒲牢,蒲牢輒大鳴。凡鐘欲令其聲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爲鯨魚。又《西京雜記》漢武刻石爲鯨,置昆明池,每雷雨,魚常鳴吼,鱗鬣皆動。《杜甫詩》石鯨鱗甲動秋風。又《集韻》渠良切,音彊。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