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杖子,忍俊不禁,等闲捉败
更新时间: 2025-10-03 18:57 出自古诗:偈颂一百零四首
拄杖子,忍俊不禁,等闲捉败释义
【忍俊不禁】中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唐赵璘《因话录·徵》:“﹝州戎﹞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亦作“忍雋不禁”。唐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雋不禁,求荣颇切。”2.忍不住笑。《续传灯录·道宽禅师》:“僧问:‘饮光正见,为甚么见拈花却微笑?’师曰:‘忍俊不禁。’”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迦陵填词图》:“读之忍俊不禁,不意此老亦风趣乃尔。”方纪《三峡之秋》:“索科洛夫对于自己这个得意的发现,忽然忍俊不禁了,首先大笑起来。”亦作“忍俊不住”。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
【等闲】“等閒”。1.寻常;平常。唐贾岛《古意》诗:“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閒,谁是知音目。”元邓玉宾《粉蝶儿》套曲:“翠巖前,青松下,把箇茅庵儿围抱,除了猿鹤,等閒间世无人到。”《好逑传》第一回:“他人虽生得秀美,性子就似生铁一般,十分执拗,又有几分膂力,动不动就要使气动粗,等闲也不轻易见他言笑。”毛泽东《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轻易;随便。唐白居易《新昌新居》诗:“等閒栽树木,随分占风烟。”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
【捉败】捉拿而败露行藏。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走到寡妇人家里,是别人早做贼捉败。”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