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道貌今无垢,不脱禅衣句尚新
诗句 | 读音 |
---|---|
不脱禅衣句尚新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bù tuōchán yījù|gōushàngxīn |
自传道貌今无垢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zì zhuàndào màojīnwú gòu |
自传道貌今无垢,不脱禅衣句尚新释义
【不脱】1.不会脱落。《老子》:“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2.用于动词之后,表示摆脱不掉。唐顾况《行路难》之三:“秦皇汉武遭不脱,汝独何人学神仙?”《水浒传》第二回:“他若得知,须走不脱。”孙犁《白洋淀纪事·杂楼》:“我估计你这兔崽子就跑不脱。”
【禅衣】僧衣。唐元稹《智度师》诗:“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禪衣。”宋梅尧臣《客郑遇昙颖自洛中东归》诗:“禪衣本坏色,不化洛阳尘。”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下:“僧知不免,佯谓众曰:‘吾死固不可逃,但禪衣新受人赐,不欲灭其德,脱下就死如何?’”单层的衣服。《汉书·盖宽饶传》:“宽饶初拜为司马,未出殿门,断其襌衣,令短离地。”王先谦补注引沉钦韩曰:“《方言》:襌衣,江、淮、南楚之閒谓之褋。古谓之深衣。”
【句】《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音屨。《玉篇》止也,言語章句也。《類篇》詞絕也。《詩·關雎疏》句古謂之言。秦漢以來,衆儒各爲訓詁,乃有句稱。句必聯字,而言句者,局也。聮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又僂句,地名,龜所出也。《左傳·昭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龜僂句。又《禮·樂記》句中鉤。《疏》謂大屈也。言音聲大屈曲,感動人心,如中當於鉤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句兵欲無彈。《註》句兵,戈戟屬。《釋文》句,俱具反。又音鉤。又《史記·叔孫通傳》臚句。《註》上傳語告下爲臚,下告上爲句。又高句驪,遼
【新】〔古文〕《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音辛。《說文》取木也。又《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又《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又姓。《晉語》新穆子。又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又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又《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又《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
【自传】叙述自己生平的著作。传记文的一种。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人大抵愿意有名,活的时候做自传,死了想有人分讣文,做行实,甚而至于还‘宣付国史馆立传’。”
【道貌】修道者的容貌。《太平广记》卷三一引南唐沉汾《续仙传·李珏》:“李情景恬憺,道貌秀异。”明冯梦龙《邯郸梦·群仙聚会》:“汉钟离半世有神仙分,道貌生来坌。”2.指清雅飘逸的面貌。宋苏轼《与王定国书》:“某近颇知养生,亦自觉薄有所得,见者皆言道貌与往日殊别。”清侯方域《答张尔公书》:“前月抵江阴,忽从陈定生处接足下手示,定生又为面述足下之道貌无减於昔。”3.道学家的面貌。形容一本正经的样子。鲁迅《花边文学·一思而行》:“就是革命专家,有时也要负手散步;理学先生总不免有儿女,在证明着他并非日日夜夜,道貌永远的俨然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无垢】谓清净无垢染。多指心地洁净。唐陆贽《月临镜湖赋》:“至明洞幽,至清无垢。”宋苏轼《见温泉壁上有诗亦作一绝》:“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太阳呀,你请倾耳静听,这儿安睡着两个无垢的人,我采摘花儿来把他们埋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