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抚韦布陋,奚堪廊庙崇
自抚韦布陋,奚堪廊庙崇释义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抚】《篇海》俗撫字。(撫)〔古文〕《唐韻》芳武切《集韻》《韻會》斐父切,音捬。《說文》安也。《增韻》慰勉也。《禮·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註》撫猶有也。《疏》撫爲存撫,故爲有也。《左傳·文十二年》鎭撫其社稷。又《說文》一曰循也。《書·臯陶謨》撫于五辰。又《廣韻》持也。又按也。《禮·曲禮》君撫僕之手。《又》客跪撫席而辭。《疏》以手按止之也。《又》國君撫式。《註》撫,猶據也。又拍也。《儀禮·鄕射禮》左右撫矢而乗之。又《揚子·方言》拊撫,疾也。《郭璞註》謂急疾也。又州名。漢豫章郡,隋置撫州。又《集韻
【韦布】1.韦带布衣。古指未仕者或平民的寒素服装。汉司马相如《报卓文君书》:“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寸裂之锦黻,未若坚完之韦布。”清刘大櫆《贲趾堂记》:“人之情有弃膏粱而甘藜藿,轻紱冕而躬韦布,然未有不苦劳而乐逸者。”2.借指寒素之士,平民。宋岳珂《桯史·万春伶语》:“﹝胡给事﹞物色为首者,尽繫狱,韦布益不平。”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钱起》:“王公不觉其大,韦布不觉其小。”《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嘉靖时,王李倡‘七子社’,谢榛以布衣被摈。渭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陋】《唐韻》盧切《集韻》《韻會》《正韻》郞豆切,音漏。《說文》阨陝也。《論語》在陋巷。《疏》隘陋之巷。《左傳·成九年》莒恃其陋,而不設備。又《玉篇》醜猥也。《唐書·盧杞傳》郭子儀曰:杞貌陋心險。又《玉篇》隱小也。《廣韻》疎惡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又《荀子·修身篇》少見曰陋。《禮·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唐韻正》魯故反,音路。《張衡·東京賦》奢未及侈,儉而不陋。規遵王度,動中得趨。於是觀禮,禮舉儀具。 《說文》本作陋。漢典考證:〔《張衡·東京賦》規遵王度,動中得趨。於是觀禮,禮舉義具。〕 謹照
【奚】《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兮。隷役也。《周禮·天官》酒人奚三百人。《註》奚,猶今官婢。通作傒。《唐書·李賀傳》賀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詩,投囊中。又地名。《春秋·桓十七年》及齊師戰于奚。《註》魯地。又山名。大奚山,在廣州,距佛堂門海三百里,潮汐相通,見《南粵志》。又驒奚,駿馬名。《前漢·匈奴傳》騊駼驒奚。《註》驒,音顚,生七日而超其母。又羊奚,草名。《本草綱目》羊奚比乎石筍子。又疑問辭。《論語》子奚不爲政。《孟子》奚不去也。又姓。夏車正奚仲,北魏奚牧。 《說文》奚,大腹也,从大,省聲
【堪】《唐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戡。《說文》勝也。又任也,可也。《家語》子貢曰:吳王爲人猛暴,羣臣不堪。《羊祜讓開府表》臣有何功,可以堪之。又堪輿,天地總名。《范浚心箴》茫茫堪輿,俯仰無垠。又《孟康曰》堪輿,神名,造輿宅書者。又山形奇怪也。《揚雄·蜀都賦》堪當隱倚。又姓。《風俗通》八元仲堪之後。又《說文》地突也。《徐鉉註》地穴中出也,據此與龕同。又《集韻》楚錦切,音墋。土也。一曰不淸澄。 通作勘,戡。別作龕。《正字通》經傳錯互者,因聲近而譌。
【廊】《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說文》東西序也。《玉篇》廊,廡下也。《廣韻》殿下外屋也。《前雙竇嬰傳》賜金,廊廡下。《註》師古曰:廊,堂下周屋也。《揚雄·光祿勳箴》廊殿門闥,限以禁界。又通作郞。《前漢·董仲舒傳》蓋聞唐虞之時,遊於巖郞之上。《註》晉灼曰:堂邊廡。巖郞,謂嚴峻之郞也。又《司馬相如傳》陛下築郞臺,恐其不高。《註》師古曰:郞堂,下周廂也。
【庙】《字彙》俗廟字。(廟)〔古文〕庿《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眉召切,苗去聲。《說文》尊先祖貌也。《古今注》廟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形容也。《釋名》先祖形貌所在也。《玉篇》宗廟也。《爾雅·釋宮》室有東西廂曰廟。《註》夾室前堂。《疏》凡大室有東西廂夾室及前堂有序牆者曰廟。又《六書故》宮前曰廟,後曰寢。今王宮之前殿,士大夫之廳事,是也。虞箴曰:民有寢廟。傳曰:夫鼠不穴寢廟,畏人故也。猶後世言廟朝,廟堂也。《文中子·禮學篇》山澤有廊廟之志。又凡祠外神者亦曰廟。《史記·封禪書》趙人新垣平,以望氣見上,言長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