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

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

诗句读音
子归治小国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拼音: zǐguīzhìxiǎo guó
洪钟噎微撞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平四江
拼音: hóng zhōngyē1zhuàng

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释义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治】〔古文〕乿《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正韻》陳知切,音持。水名。《說文》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又水,出泰山。《前漢·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陽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又《集韻》湯來切,音胎。水名。水出鴈門郡。《前漢·地理志》鴈門郡隂館累頭山,治水所出,東至泉州入海。又理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七日嬪婦,化治絲枲。又盈之切,音怡。義同。又《廣韻》《集韻》《韻會》直利切《正韻》直意切,音穉。亦理也。《荀子·修身篇》少而理曰治。又習也。《周禮·春官·大宗伯》治其大禮。又校也。《戰

【小国】1.地狭人少之国。指小的封地。《书·多士》:“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管子·法法》:“凡大国之君尊,小国之君卑。”2.指小的国家。清李嶟瑞《寒日登积宝山》诗:“南渡衣冠慙小国,北人臣妾视高宗。”3.指小的行政区。唐杜甫《题郪县郭明府茅屋壁》诗:“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

【洪钟】见“洪鐘”。亦作“洪钟”。1.大钟。《世本·作篇》:“顓頊命飞龙氏铸洪鐘,声振而远。”宋苏轼《送杨孟容》诗:“子归治小国,洪鐘噎微撞。”清唐孙华《寿座主讲学仇先生二十六韵》:“洪鐘虽许扣,窥管竟无能。”2.洪亮的钟声。多用以比喻人洪亮的嗓音。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身长八尺二寸,行中絜矩,声如洪钟。”柳青《铜墙铁壁》第六章:“二木匠洪钟一般的嗓音,就在拐渠的坡上吼叫石兰英了。”

【噎】《唐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音咽。《說文》飯窒也。《廣韻》食塞。《詩·王風》中心如噎。《傳》噎,憂不能息。《疏》噎者,咽喉蔽塞之名。《後漢·禮儀志》鳩者,不噎之鳥也。《廣韻》或作咽。《集韻》或作饐。又《集韻》益悉切,音一。義同。或作。又壹計切,音翳。咽痛。《揚子·方言》嗌,噎也。《註》皆謂咽痛也,音翳。又《類篇》乙界切,音噫。與嗄同,詳嗄字註。

【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又《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又《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又《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又《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又《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又《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

【撞】《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音幢。《說文》丮擣也。《廣韻》突也。又擊也。《禮·學記》善待問者如撞鐘。《戰國策》迫則杖戟相撞。《註》手擣也。《前漢·樊噲傳》持盾直撞入立帳下。《註》謂以盾撞擊人。《韓愈詩》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又《唐韻》直降切《集韻》《韻會》丈降切,幢去聲。義同。《魏志·杜襲傳》萬石之鍾,不以莛撞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