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送行情味恶,君行快似泛仙槎

自古送行情味恶,君行快似泛仙槎

诗句读音
自古送行情味恶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zì gǔsòng xíngqíng wèiè|wù|ě|wū
君行快似泛仙槎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jūnháng|xíngkuàisì|shìfànxiān chá

自古送行情味恶,君行快似泛仙槎释义

【自古】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宋欧阳修《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2.泛指从前。清刘大櫆《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闽粤不齿於上国。”

【送行】1.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和他告别,看他离去。唐杜甫《新安吏》诗:“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汤镇臺﹞起程之日,闔城官员都来送行。”巴金《中岛健藏先生》:“昨天日本小说家井上靖先生经过上海回东京,我到机场送行。”2.犹饯行。《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坚决要行,孔太公安排筵席送行。”《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明天上了岸,大人们一齐要高升了,一杯送行酒是万不可少的。”漢

【情味】犹情趣。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徵,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前蜀韦庄《三堂早春》诗:“主人年少多情味,笑换金龟解珥貂。”宋苏舜钦《沧浪静吟》:“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此种眼前琐事随手写来,不使一典,不著一词,而情味悠然,低徊不尽,较之运古鍊句者更进矣。”郁达夫《沉沦》:“她唱的山歌,颇有些儿悲凉的情味。”2.犹情谊。《宋书·王诞传》:“本非戎旅,在此无用。素为刘镇军所识,情味不浅,若得北归,必蒙任寄。”唐杜甫《病后过王倚

【恶】〔古文〕亞《唐韻》烏各切《集韻》《韻會》遏鄂切《正韻》遏各切,音堊。《廣韻》不善也。从心亞聲。《通論》有心而惡謂之惡,無心而惡謂之過。又醜陋也。《書·洪範》六極,五曰惡。《傳》醜陋也。《五行傳》貌不恭之罰也。又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敝盡而無惡。《註》雖至敝盡,無瑕惡也。又粗也。《史記·項羽本紀》以惡食食項王使者。謂粗飯也。又年凶曰歲惡。又器物不良曰苦惡。又糞穢也。《前漢·昌邑王傳》如是靑蠅惡矣。《師古曰》惡卽矢也。越王句踐爲吳王嘗惡。又多所不可曰性惡。《後漢·華陀傳》爲人性惡難得意。又《廣韻》烏路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

【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夬切,音塊。《說文》喜也,从心夬聲。《廣韻》稱心也,可也。《後漢·蓋勳傳》王允曰:欲得快,司隸校尉,誰可作者。又《增韻》爽快也,急疾也。又《戰國策》恭于敎而不快。《註》謂縱逸也。又《輟耕錄》世謂有疾曰不快。《後漢·華佗傳》體有不快。又姓。又叶窺貴切,音愧。《易·旅卦》心未快也,叶旅于處,未得位也。《揚子·太經》不宴不雅,禮樂廢也。拂繫絕纗,心誠快也。 本作。俗省作快。zdic.net漢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泛】《唐韻》《集韻》《韻會》孚梵切,音汎。《說文》浮也。一曰流也。通作汎。《前漢·郊祀歌》泛泛滇滇從高斿。又《集韻》方勇切,音捧。覆也。《前漢·武帝紀》泛駕之馬。《註》本作覂,後通用。又《廣韻》房法切《韻會》扶法切,音乏。泛,聲微小貌。

【仙槎】亦作“僊槎”。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晋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餘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宋张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