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梁父之遗老兮,悲忽不睹乎穆清
诗句 | 读音 |
---|---|
悲忽不睹乎穆清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 bēihūbù|fǒudǔhūmù qīng |
咨梁父之遗老兮 |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zīliáng fùzhīyí lǎoxī |
咨梁父之遗老兮,悲忽不睹乎穆清释义
【悲】《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音。《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詩·豳風》女心傷悲。《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又叶補皆切,擺平聲。《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zdic.net汉典
【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笏。《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又《廣韻》倏忽也。《爾雅·釋詁》盡也。《註》忽然盡貌。《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又滅也。《詩·大雅》是絕是忽。《傳》忽,滅也。又《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劉德曰》忽,蜘蛛網也。又慢忽也。《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又忽荒,空無著也。《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又姓。明有忽忠,忽明。又通作曶。《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註》與忽同。又仲忽,人名。《前漢·古今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睹】〔古文〕覩《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賭。《說文》見也。《禮·禮運》以隂陽爲端,故情可睹也。《周漢武帝詔》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
【乎】〔古文〕虖《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湖。《說文》兮語之餘也。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徐曰》凡名兮皆上句之餘聲。《廣韻》極也。又疑辭。《詩·邶風》胡爲乎中露。《戰國策》彈鋏歸來乎。又呼聲。如魯論,參乎,使乎之類。又荒烏切。與呼同。《詩·大雅》於乎小子。《陸德明·音義》於音烏,乎音呼。《吳越春秋》越王夫人歌曰:徊復翔兮,游飇去復反兮。於乎,今經史於戲,於虖,嗚虖,嗚嘑,於乎相通,皆歎辭。
【穆清】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泽流罔极。”宋刘攽《<东汉书>刊误》:“穆清,天也。”2.指清和之气。三国魏曹丕《迷迭香赋》:“随廻风以摇动兮,吐芬气之穆清。”明方孝孺《上巳约友登南楼》诗:“景风生穆清,佳趣溢鱼禽。”3.谓太平祥和。汉蔡邕《释诲》:“夫子生穆清之世,秉醇和之灵。”三国魏曹植《七启》:“天下穆清,明君莅国。”
【梁父】亦作“梁甫”。1.山名。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在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吕氏春秋·尊师》:“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於孔子。”《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禪梁父。”裴駰集解引臣瓒曰:“古者圣王封泰山,禪亭亭或梁父,皆泰山下小山。”汉扬雄《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梁甫之基,增泰山之高。”唐韩愈《贺册尊号表》:“方将议明堂、辟雍之事,撰泰山、梁父之仪。”明何景明《梁甫吟》:“君不见泰山高高,梁甫在其半。”清曹寅《过沂水有怀芷园弟》诗:“龟蒙森蔽翳,梁父意如何?”2.《梁父吟》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遗老】指年老历练之人。《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论》:“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噲、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唐柳宗元《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遂使垂白遗老,再逢大宝之安。”清孙枝蔚《客金陵一月将归维扬留别周雪客兼怀尊公栎园先生》诗:“座客皆遗老,德器比瑚璉。”2.指前朝老人或旧臣。《吕氏春秋·慎大》:“武王乃恐惧太息流涕,命周公旦进殷之遗老,而问殷之亡故。”《晋书·徐广传》:“君为宋朝佐命,吾乃晋室遗老,忧喜之事固不同时。”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徐丹厓明文远》:“戴良係元代遗老,王猷定係国朝人。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