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遇时休,漂泊随流萍

自怜遇时休,漂泊随流萍

诗句读音
漂泊随流萍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piāo bó2liú píng
自怜遇时休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zì liányù shíxiū|xǔ

自怜遇时休,漂泊随流萍释义

【漂泊】或停泊。《太平广记》卷四○五引唐薛用弱《集异记·嘉陵江巨木》:“江之滸有乌阳巨木,长百餘尺,围将半焉,漂泊摇撼於江波者久矣,而莫知奚自。”明徐榜《济南纪政·杨化记》:“适有死人漂泊于氏之屋畔,众人视之,乃杨化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生北归,復经洞庭,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絓木而止。”《人民日报》1970.3.28:“战艇在原地漂泊。”2.比喻行踪不定,居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下亭漂泊,高桥羈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

【随】〔古文〕遀追《廣韻》《集韻》《韻會》旬爲切,音隋。《廣韻》從也,順也。《書·禹貢》隨山刊木。《易·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又易卦名。又《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又《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又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又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

【流萍】1.漂荡的浮萍。唐杨炯《浮沤赋》:“触流萍而欲散,碍浮芥而还连。”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十三:“苦竹垂檐难结实,流萍随水欲生根。”2.常比喻漂泊无定的人生。宋苏轼《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诗:“赤子视万类,流萍閲人寰。”明李贽《咏古》:“今日若论真得失,此身曾是一流萍。”清顾炎武《五十初度时在昌平》诗:“居然濩落念无成,隙駟流萍度此生。”

【自怜】亦作“自怜”。自伤;自我怜惜。汉王褒《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晋束晳《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北齐颜之推《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唐岑参《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宋欧阳修《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鲁迅《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见“自怜”。

【遇时】好的时机。《荀子·成相》:“尧授能,舜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隋李播《天文大象赋》:“壮高祖之遇时,聚五纬而相从。”《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房德因不遇时,説嘴不响,每事只得让他。”许地山《<女国士>后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

【休】《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美善也,慶也。《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又《周官》作德心逸日休。《詩·商頌》何天之休。又宥也。《書·呂》雖休勿休。《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又《爾雅·釋訓》休休,儉也。《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詩·唐風》良士休休。又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又致仕曰休。又休息。《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又《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又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