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亲梁栋惯,不识海鸥机
诗句 | 读音 |
---|---|
自亲梁栋惯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zìqīn|qìngliáng dòngguàn |
不识海鸥机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六脂 拼音: bù|fǒushí|zhìhǎi ōujī |
自亲梁栋惯,不识海鸥机释义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梁栋】喻担任国家重任的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并拟省试、京试俱三年一次,考约士移於七月秋凉之时,俾士子等得以宽期习练,庶可倍获真材,储为樑栋。”1.屋宇的大梁。晋郭璞《游仙诗》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窻户里。”宋黄庭坚《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里中多佳树,与世作梁栋。”2.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夫文种者,国之梁栋,君之爪牙。”《隋书·李景传》:“杨玄感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预焉,而景独无关涉。帝曰:‘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
【惯】《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患切,音丱。習也。又通作貫。《詩·魏風》三歲貫女。 本作摜。从手貫聲。今文作慣。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识】〔古文〕《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長箋》訓常無意義。《玉篇》識,認也。《增韻》能別識也。又見識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又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又姓。見《姓纂》。又《廣韻》《集韻》《韻會》
【海鸥】体主要呈苍灰色,下体白色,生活在海边和内陆河流湖泊附近,吃鱼、螺、昆虫,也吃谷物和其他植物的嫩叶。南朝宋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海鸥戏春岸,天鷄弄和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鸥》:“在海者名海鸥,在江者名江鸥。”冰心《寄小读者》十八:“又有一天到了大西洋岸,看见了沙滩上游戏的孩子和海鸥。”2.一种战船名。宋曾慥《类说·海物异名记·海鸥棠橹》:“越人水战,凌波赴敌则有海鸥--舟名也,又曰穿行鱼。”
【机】《唐韻》《集韻》《韻會》居履切《正韻》居里切,音几。《說文》木名。《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机木。《郭註》狀如楡,可燒以糞田。又與几通。《易·渙卦》渙奔其机。《註》承物者也。《家語》仰視榱桷,俯察机筵。《註》机作几。又《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音饑。亦木名也。又《類篇》牛吠切,音刵。椹也。(機)《唐韻》《韻會》居衣切《集韻》居希切,音幾。《說文》主發謂之機。《書·太甲》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尚書·大傳》捕獸機檻陷。《大學》其機如此。《註》發動所由。《疏》關機也。動於近,成於遠。又星名。《博雅》斗星三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