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茸垂组缕,金缕攒锋颖

紫茸垂组缕,金缕攒锋颖

诗句读音
金缕攒锋颖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jīn lǚzǎn|cuánfēng yǐng
紫茸垂组缕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zǐ róngchuí3lǚ

紫茸垂组缕,金缕攒锋颖释义

【金缕】指金缕衣。三国魏曹丕《营寿陵诏》:“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前蜀韦庄《清平乐》词:“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2.指金丝。唐白居易《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清陈维崧《采桑子·为汪蛟门题画册》词之四:“玉树宫墙,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3.金属制成的穗状物。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幢号摩尼,旛悬金缕。”唐温庭筠《定西番》词:“双鬢翠霞金缕,一枝春艷浓。”华锺彦注:“金鏤,釵穗也。”4.曲调《金缕曲》、《金缕衣》的省称。唐罗隐《金陵思古》诗:“綺筵《金缕

【锋颖】挚峻《报司马子长书》:“有能者见锋颖之秋豪。”2.锋快,尖利。唐裴铏《传奇·周邯》:“忽见水精自井面跃出数百步,续有金手亦长数百尺,爪甲锋颖,自空拏攫水精。”3.指笔锋,笔势。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所见宋拓者,无虑十数本,率皆前小后大,锋颖亦前钝后鋭。”4.比喻立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唐王勃《冬日羁游汾阴送韦少府入洛序》:“纵横振锋颖之才,吐纳积江湖之量。”5.比喻犀利的才辩。晋葛洪《抱朴子·知止》:“括锋颖而如訥,韜修翰於彤管。”唐刘知几《史通

【紫茸】紫色细茸花。《文选·郭璞<江赋>》:“扬皜毦,擢紫茸。”李善注:“毦与茸,皆草花也。”《文选·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初篁苞緑籜,新蒲含紫茸。”吕向注:“紫茸,蒲花也。”唐李贺《恼公诗》:“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2.指细软的绒毛。唐杜牧《扬州》诗之一:“喧闐醉年少,半脱紫茸裘。”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上:“北方毛段细软者曰子氄子,谓毛之细者。氄,温柔貌,《书·尧典》云‘鸟兽氄毛’是也。今讹为紫茸。”汉

【垂】〔古文〕《唐韻》《集韻》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詩·小雅》垂帶而厲。又布也。《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邊垂。《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又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註》齊地。又《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

【缕】《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說文》綫也。《廣韻》絲縷。《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孟子》有布縷之征。《楚辭·招魂》秦篝齊縷。又覼縷。委曲也。《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又結縷,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又《集韻》郞侯切,音婁。褸或作縷。《玉篇》貧無衣,醜弊也。《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藍縷,敝衣。《類篇》褸或作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