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绵绵岁历久,阅碑堕泪存遗踪

自是绵绵岁历久,阅碑堕泪存遗踪

诗句读音
阅碑堕泪存遗踪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yuèbēiduò lèicúnyí zōng
自是绵绵岁历久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上四十四有
拼音: zì shìmián miánsuì lìjiǔ

自是绵绵岁历久,阅碑堕泪存遗踪释义

【碑】《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陂。《說文》豎石也。《禮·祭義》君牽牲,旣入廟門,麗於碑。《疏》君牽牲,入廟門,繫著中庭碑也。用之曰:公食大夫禮,庶羞於碑內,庭實於碑外。燕禮聘禮皆云:賔自碑內聽命。又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又《檀弓》公室視豐碑。《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又《

【堕泪】指堕泪碑。借喻死者德高望重,百姓望其碑而落泪。南朝陈徐陵《司空章昭远墓志》:“长安传坐,恩礼盛於西京;襄阳堕泪,悲慟喧於南北。”唐苗神客《乙速孤神庆碑》:“庶使波溢渤澥,识堕泪於千龄。”宋张齐贤《洛阳縉绅旧闻记·齐王张令公外传》:“知齐王於唐末有大功,洛民受赐者四十年,比夫甘棠堕泪,宜昭祀

【存】〔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音蹲。《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疏》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存卽在也。《易·繫辭》成性存存。《孟子》操則存,舍則亡。《禮·祭義》致愛則存。《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又《說文》恤問也。《禮·王制》八十月告存。《集說》告猶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也。又《月令》養幼少,存諸孤。又省也。《周禮·天官》大喪存奠彝。《註》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又叶昨先切,音前。《楚辭·遠遊》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又叶匠鄰切,音秦

【遗踪】”。亦作“遗踪”。犹遗迹。晋潘岳《西征赋》:“眺华岳之阴崖,覿高掌之遗踪。”《宋书·傅亮传》:“钻光灯而散袠,温圣哲之遗踪。”唐李群玉《秋怨》诗:“岁暮空太息,年华逐遗踪。”明冯梦龙《量江记·月夜量江》:“六朝旧恨寒山碧,三国遗踪晚树苍。”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我们自然并不是要继《新青年》的遗踪,不过为追怀这曾经震动一时的巨人起见,也翻了几篇短文,聊算一个纪念。”参见“遗迹”。

【自是】自以为是。《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清孙嘉淦《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2.自然是;原来是。唐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唐李商隐《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宋陆游《读近人诗》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董必武《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3.从此。《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

【绵绵】亦作“緜绵”。1.连续不断貌。《诗·王风·葛藟》:“緜緜葛藟,在河之滸。”毛传:“緜緜,长不絶之貌。”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緜緜无絶期。”清陈维崧《添字昭君怨》词:“今朝细雨太绵绵,且高眠。”萧军《八月的乡村》一:“那边是一片宁静的田野,田野的尽处是一带绵绵无尽的远山。”2.微细;微弱。《淮南子·缪称训》:“福之萌也緜緜,祸之生也分分,福祸之始萌微,故民嫚之。”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子》:“分分当为介介,字之误也。介介,微也;緜緜介介,皆微也,故曰福祸之始萌微。”《素问·脉要精微论》:

【岁历】见“岁历”。亦作“岁歷”。即年历。《书·尧典》“允釐百工,庶绩咸熙”孔传:“言定四时,成岁歷,以告时授事,则能信。”宋梅尧臣《矮石榴树子赋》:“非封植,忽此生荣,三传岁历,密叶如盖。”赵朴初《金缕曲》词:“岁历翻新页,喜回头,一年经过,奇峰千迭。”

【久】《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又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又《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又《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又《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