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吾侬多蹇薄,可堪尔汝肆揶揄

自是吾侬多蹇薄,可堪尔汝肆揶揄

诗句读音
自是吾侬多蹇薄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zì shìwú nóngduōjiǎn báo
可堪尔汝肆揶揄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kě kāněr rǔ4yé yú

自是吾侬多蹇薄,可堪尔汝肆揶揄释义

【自是】自以为是。《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清孙嘉淦《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2.自然是;原来是。唐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唐李商隐《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宋陆游《读近人诗》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董必武《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3.从此。《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

【吾侬】元亨《折桂令·归隐》曲:“休怪吾儂,性本疎慵。赢得清闲,傲杀英雄。”清黄遵宪《送秋月古香》诗:“他时子倘思吾儂,鸡鸣西望罗浮峰。”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蹇薄】1.驽钝浅薄。唐白居易《初授拾遗》诗:“况予蹇薄者,宠至不自意。”宋曾巩《福州谢到任表》:“伏念臣蹇薄多艰,戇愚少与。”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山甫》:“﹝李山甫﹞尝有《老将》诗曰:‘校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此伤其蹇薄无成,时人怜之。”2.命运不好。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岂期蹇薄,旋困沉绵,卒繄全度之恩,俾获退藏之分。”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一》:“余运命蹇薄,不得踔厉霄

【可堪】犹言那堪,怎堪。唐李商隐《春日寄怀》诗:“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明吴梦旸《送胡孟弢邑博之沅江》诗:“可堪寥落思,木叶洞庭波。”吕碧城《偕诸女伴探梅邓尉率题十绝》之七:“欲折琼枝上清去,可堪无女怨高邱。”2.可以承受。宋范仲淹《与谢安定屯田书》:“某尝与先生接,而见貽之书,意爱甚隆,非某之可堪也。”典

【尔汝】1.古代尊长对卑幼者的称呼。引申为轻贱之称。《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朱熹集注:“盖尔汝,人所轻贱之称。”焦循正义:“尔汝为尊於卑,上於下之通称,卑下者自安而受之,所谓实也……盖假借尔汝为轻贱,受尔汝之实,即受轻贱之实。”《北史·儒林传上·陈奇》:“﹝游雅﹞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宋苏轼《墨君堂记》:“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2.彼此亲昵的称呼,表示不拘形迹,亲密无间。唐韩愈《听颍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宋叶适《

【肆】〔古文〕《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息利切《正韻》悉漬切,音四。《說文》極陳也。《爾雅·釋言》肆,力也。《疏》極力也。《左傳·昭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註》肆,極也。《周語》藪澤肆旣。《註》肆,極也。旣,盡也。又《玉篇》放也,恣也。《易·繫辭》其事肆而隱。《疏》其辭放肆顯露,而所論義理深而幽隱也。《左傳·昭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弛周室之憂。《註》肆,展放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偷。《註》肆,猶放恣也。又遂也。《書·舜典》肆類于上帝。《傳》肆,遂也。又次也。

【揶揄】嘲笑;戏弄。《东观汉记·王霸传》:“上令霸至市口募人,将以击郎,市人皆大笑,举手揶揄之,霸惭而去。”《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刘孝标注引《晋阳秋》:“乃是首旦出门,於中途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清钱谦益《云阳草堂记》:“举世之人,见不越晦朔,智不出口耳,闻点石移山之説,未有不揶揄手笑者也,而又何怪与!”蔡元培《工学互助团的大希望》:“文学家、美术家的著作往往受同时人的揶揄非笑,直到死后几十年几百年才受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