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灵龟久不灵,巧逢天地换清宁
诗句 | 读音 |
---|---|
巧逢天地换清宁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qiǎoféngtiān dìhuànqīng níng |
自笑灵龟久不灵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ìxiàolíng guījiǔbù líng |
自笑灵龟久不灵,巧逢天地换清宁释义
【巧】〔古文〕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絞切,敲上聲。《說文》技也。《廣韻》能也,善也。《韻會》機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山海經》義均始爲巧,倕始作下民百巧。又《增韻》拙之反。《韻會》黠慧也。《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淮南子·主術訓》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又《廣韻》好也。《詩·衞風》巧笑倩兮。又《韻會》射者工于命中曰巧。《孟子》知譬則巧也。又《廣韻》僞也。《詩·小雅》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傳》出言虛僞,而不知慚於人。《禮·月令》毋或作
【逢】《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又《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又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又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又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又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又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
【天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清吴伟业《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李善注
【换】《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玩切,音逭。讀若完去聲。《說文》易也。《晉書·阮孚傳》嘗以金貂換酒。又《前漢·敘傳》項氏畔換。《註》孟康曰:畔,反也。換,易也。師古曰:畔換,强恣貌。猶言跋扈也。《左思·魏都賦》雲散叛換。《註》叛換,猶恣睢也。《集韻》作愌。又于眷切,音院。《蘇轍·送孫提詩》依依東軒竹,凜凜故人面。詔書遂公私,使節許新換。从手从側人从穴从廾。俗作换,非。漢典考證:〔《左思·魏都賦》雲散叛換。《註》換,猶恣睢也。〕 謹照原文註下增叛字。 考證:〔《左思·魏都賦》雲散叛換。《註》換,猶恣睢也。
【清宁】1.清明宁静。语本《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清黄鷟来《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天地贵得一,清寧以定位。”清黄景仁《过钓台》诗:“乾坤自清寧,道不与消长。”2.指时世太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天下清寧,灵物仍降。”明陶宗仪《辍耕录·醋钵儿》:“四海清寧未有期,诸公衮衮正当时。”3.清静,安静。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由此大富,宅遂清寧。”《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弥陀佛念几声,耳伴清寧到零利。”郭沫若《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然而自然界之秩序,永远保持数学的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笑】〔古文〕咲《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又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又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又《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
【灵龟】1.龟的一种。蠵之别名。《尔雅·释鱼》:“二曰灵龟。”郭璞注:“涪陵郡出大龟,甲可以卜,缘中文似瑇瑁,俗呼为灵龟。即今觜蠵龟,一名灵蠵,能鸣。”《墨子·亲士》:“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2.泛指用以占卜的大龟。3.有灵应的龟兆。《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朶颐。”孔颖达疏:“灵龟,谓神灵明鉴之龟兆。”4.神龟。《文选·曹植<七启>》:“假灵龟以託喻,寧掉尾於涂中。”李善注:“《庄子》曰:楚王使大夫往聘庄子。庄子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南唐李中《鹤》诗:“好共灵龟作儔侣,十洲
【久】《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又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又《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又《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又《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
【不灵】《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灵,晓也。”唐韩愈《鱷鱼文》:“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叶圣陶《倪焕之》五:“在这里,人家若说世间各处正在流行着卑鄙、丑陋、凶恶、残暴等等的事情,又说人类将没有希望,终于是长不好教不灵的动物,谁还会相信?”2.不灵验。《史记·龟策列传序》:“略闻殷夏欲卜者,乃取蓍龟,已则弃之,以为龟藏则不灵,蓍久则不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冰心《关于女人·我的母亲》:“当她抱怨那个算命的不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