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隐勤勤索,相要事事随

自隐勤勤索,相要事事随

诗句读音
相要事事随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xiāng yàoshì shì2
自隐勤勤索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十九鐸
拼音: zì yǐnqínsuǒ

自隐勤勤索,相要事事随释义

【相要】邀请。要,通“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尚﹞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袁宏)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南齐书·高帝纪上》:“昨饮酒无偶,聊相要耳。”唐元稹《代九九》诗:“自隐勤勤索,相要事事随。”

【事事】每事。《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孔传:“事事,非一事。”唐元稹《赠崔元儒》诗:“些些风景闲犹在,事事颠狂老渐无。”《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上了年纪的人都是前怕狼、后怕虎,事事有顾虑。”2.犹件件,样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曹植传》:“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復

【随】〔古文〕遀追《廣韻》《集韻》《韻會》旬爲切,音隋。《廣韻》從也,順也。《書·禹貢》隨山刊木。《易·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又易卦名。又《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又《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又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又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

【自隐】1.自行隐藏。《庄子·缮性》:“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坟封高下,令足自隐。”2.衡量自己。《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观絶理者,以自恐也;下观不及者,以自隐也。”尹知章注:“隐,度也。”3.自己思量。唐张鷟《游仙窟》:“五嫂自隐心偏,儿復何曾眼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恨他,恨他,索甚言破?是他须自隐。”4.自己瞒骗自己。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妾身谋成不谋败,学士宜假不宜真,不信不自隐。”

【勤】〔古文〕瘽《唐韻》巨斤切《集韻》《正韻》渠中切《韻會》渠斤切,音芹。《說文》勞也。从力,堇聲。《爾雅疏》勤者,勞力也。《書·武成》王季其勤王家。又《詩·豳風》恩斯勤斯。《註》勤,篤厚也。《左傳·僖三年》楚人伐鄭,鄭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齊方勤我,棄德不祥。《註》勤我,言齊恤鄭難也。《前漢·司馬相如傳》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又《揚子·法言》民有三勤。《註》勤,苦也。又《韻補》叶渠焉切,音乾。《鄭曼贈陸雲詩》垂龔之會,匪言不宣。嗟我懷人,斯恩斯勤。又通作廑。《前漢·揚雄傳》其廑至矣。《註》師古曰:古勤字。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