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周君巢也)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周君巢也)

朝代:唐朝 | 作者:韩愈 | 诗词类型: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周君巢也)原文

行行指汉东,暂喜笑言同。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
面犹含瘴色,眼已见华风。岁暮难相值,酣歌未可终。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周君巢也)作者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 韩愈详细介绍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周君巢也)原文及翻译赏析

直:柳阴连成一条直线。烟:薄雾。弄:飘拂。隋堤: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修。飘绵:指柳絮随风飘扬。行色:行为出发时情状。京华:京师。长亭:路旁供行人休息或送别的亭子。柔条:柳枝。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习。旧踪迹:过去的情状。趁:逐,追随。哀弦:哀怨的乐声。离席:送别的筵席。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榆火:… 查看详情

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摆动。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经多少次看见柳絮飞舞,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每次都登上高台向故乡瞭望,杭州远隔山水一重又一重。旅居京城使我厌倦,可有谁知道我心中的隐痛?在这十里长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条有上千枝,可总是年复一年地把他人相送。我趁着闲暇到了郊外,本来… 查看详情

  自从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这首词是“客中送客”以来,注家多采其说,认为是一首送别词。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更进而认为是“借送别来表达自己‘京华倦客’的抑郁心情。”把它解释为送别词固然不是讲不通,但毕竟不算十分贴切。其实这首词是周邦彦写自己离开京华时的心情。此时他已倦游京华,却还留恋着那里的… 查看详情